胡懋仁:中国的人口生产问题
关于中国人口出生率开始有所下滑的问题,很多人是非常担心的。
记得在年轻时,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美国非常担心中国。那时的中国,还是比较贫穷,也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就是人口非常的众多。有人问美国,你们为什么会担心中国,中国现在都还很穷,很多方面都不如美国。美国人说,你不知道,中国人实在太多了。就这一点就非常可怕。
从这里,我才知道,中国的人口众多,也是美国畏惧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马克思在讲唯物史观的时候,一直在讲人类社会的两个生产。一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个是人口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我们都还是知道一点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就是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和密切的关系的。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生产效率就是越高,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数量也就会越多、越丰富。
而对于人口的生产,大约最早涉及这个领域的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这个“人口论”是站在资产阶级的利益上提出来的。它是说,人口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长,而物质资料是以算数级数的速度来增长。所以物质资料的增长比不上人口数量的增长。马尔萨斯就是要通过战争、瘟疫、饥荒等非人手段来减少世界上的人口。马尔萨斯是受到马克思批判的。
我们国家后来涉及到人口生产的问题,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初所提出的计划生育。为什么叫计划生育。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通过计划来实现和发展的。所以当时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我们国家生产的财富的速度却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经过国家统计,在六十年代,中国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时所增长的财富,有相当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吃掉了。所以国家积累财富的速度和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才让国家决定要推行计划生育,而实际就是节制生育的政策。
计划生育工作搞了四十年左右,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真的降了下来。人们逐渐也接受了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娃的政策。当然最初时人们还是有着较大抵触情绪的。在中国开始全面要实现现代化,要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在劳动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因素。我们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足的问题。为了尽早在萌芽状态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放开了生育的政策。先是允许二胎的出生,后来又允许三胎的出生。这个政策出台后的最初时期,婴儿出生的比例确实有了较快地增长。但过了这个短暂的阶段,婴儿出生率又开始回落了。很多家庭不愿意生二胎,更不用说生三胎了。
这个问题,用直接的视角来看,就是生育,即生与育,其成本已经实在是太高了,很多家庭是难以承受的。即使有的家庭能够承受,但这样的高成本也会使他们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肯定会有所下降。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凡经营将留存劳动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配置给从业者实行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并承担社会退休者劳动剩余价值以退休金公允现值回报的退休金税构成来源的分配机制=消灭私(少数人)有(以资本(所占据的资源、资金、权力、市场、路径、规则等)的所有权占有劳动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制(的分配机制)。从而各(育龄妇女生孩子与生产产品都是社会劳动)尽所能、按劳(劳动生产率)分配,生育期间算工龄、工资由财政按公务员发放,退休金来自退休金税。
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2105/267894.html
劳动剩余价值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2106/270353.html
共同富裕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2106/27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