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谁在故意制造国企民企对立?
促进国企民企成长壮大,合力发展为共和国经济注入蓬勃生机,共同构筑了经济巨龙腾飞的现实基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毫不动摇”,是党对多年来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党治国理政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的伟大时代奇迹,就是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结出的重大历史性成果,正当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两个毫不动摇”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新的更大作用时,却出现了一些所谓专家散布似是而非的谬论,故意制造国企民企对立,干扰国家大政方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围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重要创新,不断提升对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新高度。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的“两个都是”,把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到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推出扩大非公企业市场准入、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再到十九大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表明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更是毫不动摇,不容许一些人拨弄是非,要通过正确诠释理解国企民企的关系,剖析故意制造国企民企对立的居心叵测,戳穿新自由主义兴风作浪颠覆社会主义航船的鬼把戏,很好地把国企民企统一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之中。
一、正确诠释理解国企民企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机整体,坚决反击人为强加的此消彼长甚至你死我活的关系。
科学认识国企民企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机整体,有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在逻辑,既不会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关系,更不会此消彼长甚至你死我活,是把握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也是关心帮助支持民企和民企自身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民营企业唯有修炼好内功,按照“亲”与“清”的要求,才能真正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那种硬把削弱乃至取消国企与民企摆脱困难和发展捆绑在一起,轻者说是剜肉补疮,缘木求鱼,重者说是罪翁之意不在酒,是项庄舞剑。
众所周知,人们阐述民企的重要,往往会列举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等数据,给人以把活都给民企干,国家一定变得更好的感觉,可农村有句俗话叫“会说不如会听”,假如把这组数据倒过来看,民营企业贡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可只有50%以上的税收,就会得到民企再厉害最多也就撑起半壁江山,而另外半壁是国企来扛的不一样感觉。民企最大的作用就是民富国强,老百姓要想富,得靠民企;民企既有船小好掉头,经营灵活等优点,也有来的快走(倒闭)的快,平均寿命只有两三年的弱势,国企则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两者的关系,就好像一个是国家的稳定器,不能没有民企,更不能没有国企,又好像两个轮子,失去了哪一个国民经济都会受影响,如果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比作人的躯干,公有制经济如同骨骼,非公有制经济好似肌肉,二者共同汇聚起中国经济的巨大能量。再形象一点,如果把国企和民企的关系,放到一个家庭里面,就是一个负责保底,一个负责寻找带来更多收入的机会,国企是长子扛大梁出力多贡献大付出多,民企是众多弟弟逐渐长大也分担了家庭重担,只有二者携手并进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国泰民安(参自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国强,需要国企,民富需要民企,网易2021-09-30)。
因为按照此文的观点,社会主义搞几个国企就可以了,其它应该像现在一样,全是私企民企。
麻烦问一下作者,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企,那么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所以此文的作者明显是名左实右。
最后发现此文的作者竟然还是乌有之乡的左派专家。
左派专家都如此,鄙人只能呵呵了!
《宪法》中‚有“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