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麟|是时候将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实现共同富裕”上了
【摘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内涵。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自觉以社会主义的手段争取人民的幸福,建党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高级阶段必然降临。过去,我们工作的重点一直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
作者:徐 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中共话语体系中的新概念——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5个内涵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为根本。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人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引申一句:建党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从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一已经存在了175年。
19世纪中叶国际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马克思、恩格斯系统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超越,作为社会形态,是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新的发展阶段,必将替代资本主义。
从长远来看,共产主义是 “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见《共产党宣言》),即作为“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而存在的“自由王国”(见《资本论》)。那时,由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财富多到无法限量,所以能够做到“按需分配”。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高级阶段的可能状况。它的初级阶段被称作社会主义,那里由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财富还不够丰富,尽管纵向比较可以做到“共同富裕”,但不同人的“富裕”程度是有差别的,因为它只能做到“按劳分配”。[1]
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可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同时存在,双方竞争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高级阶段的降临。是否真的如此,当然还需要今后的人类活动实践加以证明。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起点是十月革命成功后俄国共产党人在前沙皇俄国(此时改名为苏联)境内搞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建设。《共产党宣言》倡议的“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