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市场化,能拯救中国男篮吗?
我说几个事实,可能有点反常识:
1、中国男篮进世界前八的1996年,胡卫东、孙军、郑武、李晓勇、巩晓彬、吴乃群、刘玉栋、单涛、王治郅……不是什么市场化、国际化培养出来的。
2、中国男篮进世界前八的2004年,姚明、巴特尔、杜峰、莫科、李楠、张劲松、郭士强、刘炜……不是什么市场化、国际化培养出来的。
3、中国男篮打进世界前八的2008年,姚明、易建联、王治郅、王仕鹏、朱芳雨、刘炜、陈江华、孙悦、杜峰……也不是什么市场化、国际化培养出来的。
4、中国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姚明,也不是市场化、国际化培养出来的,他一出生就拿到国家补贴,在各方面得到照顾和帮助,从小就进行专业而刻苦的训练,没去NBA之前,就以灵活的脚步、柔和的投篮手感而著称,一开始就是国际赛场大杀器;中国篮球史上最强的外线球员之一,胡卫东,也不是市场化、国际化培养出来的,他完全是一个本土社会主义体制培养出来的超级得分手,他曾经用自己出色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在国际大赛中干掉过巴西和阿根廷。
今天世界杯输菲律宾、亚运会再输菲律宾、国家队进不了奥运会,大运会打不过台北的这些男篮球员,才是市场化、国际化培养出来的。
关于中国篮球,最近各种奇谈怪论都出来了,有的说我们是“与世界脱节的阵痛”,有的甩锅给疫情三年,还有更夸张的说是“冷兵器对热兵器”。
我想问一下,1996年,中国篮球是不是和世界脱节?2004年、2008年,中国篮球是不是和世界脱节?当年中国篮球干掉阿根廷、巴西、意大利的时候,打败德国的时候,奥运会和西班牙常规时间打成平手的时候——是不是“冷兵器对热兵器”?
我就奇了怪了,篮球就是一个把球投进篮筐的运动,练的就是运球、传球、跑位、突破、投篮等基本功罢了……难不成比造芯片、发动机、飞船、航母还难?
有些人天天放屁说“别人都进步了”,我们还在打“落后时代的篮球”,真是放他妈的臭狗屁,他所谓的“落后时代”,孙军、郑武不会空蓝投不进!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不会篮下上篮过桥!胡卫东不会关键时刻不敢打!更不会一堆人罚球打铁,大家传球的时候不会站着不动,内线也不会接球黄油手。
当年的王治郅敢大帽大卫罗宾逊,当年的胡卫东敢打皮蓬,当年的姚明可以硬吃全世界所有内线,当年的易建联可以打爆大小加索尔,当年的刘炜可以面对西班牙黄金一代的外线砍下20多分……他们可都是“体制”培养出来的啊。
中国男篮近十年来天天搞与国际接轨,CBA公司化、市场化,校园篮球、全民篮球口号喊得震天响,成果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