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余来:“侧卧式”与“打挺式”
过去听说过‘老油条’……眼下,又听说出现了所谓的‘小油条’,这些人虽然年龄不大却世故老到,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深谙职场潜规则。他们自认为‘活得明白通透’,常常逃避困难、拈轻怕重,或拒绝担责、敷衍应付,不求上进但求‘舒服’。他们中有的还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必须一起’,很会规避风险、逃避责任;‘容易的、有利的抢着干,麻烦的、无利的绕着走’;‘求稳’在先,‘干事’在后,很会自我保护、明哲保身;‘热情礼貌,但一问三不知,尊重感谢,但一概不负责’;‘份内的事拖着干、份外的事哄着干、加班加点的事则免谈’;对‘烫手山芋’玩‘太极’、踢‘皮球’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当‘躺平式’干部遭受批评并有所收敛时,又有一种所谓的‘侧卧式’干部冒了出来。这些‘侧卧式’干部常常表现出想躺则躺、想站则站,而且时躺时站、忽躺忽站,平常更多时候是在看热闹、当看客、作壁上观。他们碰到有名有利的事或场合则‘站’出来、露个脸;碰到无名无利,特别是有可能担责、有风险的事或场合则退避三舍、销声匿迹、不见人影,或躲起来或躺下去。‘侧卧式’干部最大的特点就是见风使舵、见机行事、规避风险、趋利避害。他们往往不是从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出发,没有大局观,而是随时观察和评估着每件事对自己会有好处还是会有坏处……”
近日接连看到“小油条”“侧卧式”一类的新词,乍一听莫名所以,仔细分析却又感觉不甚自然妥帖。
人们常说“老油条”,其中的“老”,只是汉语词缀,比如“老师”“老鼠”……不能作年龄大小来解释,即使年纪轻轻,只要存在“对什么都不在乎,表现得八面玲珑、圆滑世故、见风使舵、左右逢源,或对自己身上的老毛病总是无所谓、不愿去改”之类表现,一样可以以“老油条”称之。如果硬要生造一个“小油条”来,那么是不是还要再接再厉弄个“中油条”呢?
“躺平式”容易理解,而根据“想躺则躺、想站则站,而且时躺时站、忽躺忽站,平常更多时候是在看热闹、当看客、作壁上观,碰到有名有利的事或场合则‘站’出来、露个脸”的描摹,这种动作是选择性地站躺结合,是一个需要立体纵深才能完成的动作,岂是硬要对应“躺平”牵强附会生造出“侧卧”这样的平面、静态动作所能摹拟?事实上,对于这样的人,已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类描述,如果非要给个新表述,“打挺式”(鲤鱼打挺)比“侧卧式”倒似乎更形象。
“小油条”“侧卧式”两篇文章,均出自一位资深的组工工作同志之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问题“兹事体大”,组工干部就此发论,尤当慎之又慎,可不能沾染眼下文风中不少为赋新词强说愁、故意语不惊人死不休装腔作势哗众取宠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