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警惕货币“锚”论的巨大陷阱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同志认识到,人民币自由离岸(即从中国主权银行,转存到美西方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账户上,或者以现金方式离岸,并储存到外国金融机构账户上。但是,中国方面并不能掌握究竟是谁控制着这些离岸人民币,恐怕也很难搞清楚是合法取得的人民币离岸了,还是非法取得的人民币离岸了,离岸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法,有没有地下钱庄、洗钱等行为)。表面上是人民币“国际化”,但是,这是人民币流通失控,这种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金融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可能是盗窃中国财富的一种手段,其后果极坏,没有一丝好处,根本不是什么好事,是个大陷阱。
这位同志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也非常及时,戳穿了所谓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走向世界的骗局。
但是,这位同志又说,如果中国或者外国的“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足够多,则人民币这样走向国际化,也是可以的,对中国是有利的,因为可以用“人民币计价资产”回收这些离岸人民币。这种认识,我觉得很荒谬,说明这位同志在货币本质的认识上,并不彻底。
这同志提到“人民币计价资产”,说明,他仍然没有跳出货币“锚”论的束缚。
美国扶植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那么卖力地宣扬并坚持货币“锚”论,本质目的:
一是在于限制中国人民自主发行人民币的权利。
二是让全世界认为美元是“锚”其国债的,并不是滥发的。现在,美元并不“锚”国债的事实,已经显现了,美元无“锚”的事实,也已经被拆穿。
三,可能最险恶,“锚”论的目的,在于让中国人民承担那些很可能是非法取得、并非法离岸的人民币的信用责任!而中国人民不应该承担其信用责任,即使把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全卖了,也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信用责任!所以,我认为“锚”论是个巨大的陷阱。
这里,所谓人民币的“锚”,有人提出“锚”银行资产,或“锚”中国土地(温铁军提出把“三农”变成一个对接国际金融资本的“池子”,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有许多同志识不破其中的阴谋),有人提出锚中国矿产,还有人提出“锚”中国房地产。总之,提出了五花八门的“人民币”的“锚”。其实,其意图在于用中国人民的这些银行资产、土地、矿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等,作为抵押物,来履行对非法取得或者非法离岸的人民币的信用责任,是让外资、或者非法攫取人民币的买办富豪、买办官僚,手持离岸人民币,转头回到国内并购这些银行资产、土地、矿产、国有资产、企业等。
这是针对中国人民的一种巧取豪夺!当然不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