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我本是高山》大讨论,形势发展之快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一
这次关于《我本是高山》的大讨论,已经成为又一个现象级的舆论事件。其影响,早已不限于电影本身。这是一次观念的解放,中国人从西方输入的各种意识形态枷锁中,主要从新自由主义的教条束缚中,通过自我教育,从民族意识觉醒发展到重建共产主义信仰的标志性事件。
这次争论的本质就是信仰之争,信仰之争就是方向之争,又因为中国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地位,也会影响到世界未来的方向选择。
这么说是不是很夸张?并不是。
现在大家学习现代史,看看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其实参与和直接影响到的人远远没现在的多。毕竟当时认字的人少,而且当时没有互联网,传播效率和范围跟现在没法比。
国人的信仰选择对国家方向的选择很重要。
苏联红旗落地,联盟解体,结果百姓遭殃。因为苏联老百姓没有在危机的关头出来挽救苏联,结果巨大的代价到现在还没有支付完毕,俄乌冲突是代价的继续。
苏联老百姓当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人人有发声的话筒,他们还没赶上互联网时代,苏联就没了。
看看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被解构,被否定,被妖魔化之后,谁是最大受害者,就可以反推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我们比他们幸运,但警惕不能放松。
因为对手也在跟当年对苏联老百姓那样,通过各种形式的舆论战认知战,从教育、媒体到艺术,从革命到建设,从制度到思想,发起系统性的抹黑与否定。
苏联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苏联在八十年代的问题,并不比美国七十年代遭遇的问题严重,最大的区别只是美国的精英坚持维护美国的制度,而苏联的精英却积极推倒苏联的制度。
苏联倒下,直接原因就是输掉了舆论战,被内外对手共同发动的思想战摧毁了意识形态根基,立即就能够让强大的苏联变得虚弱不堪。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强大的价值观与其匹配,不能没有牢固的思想防线,不能被人动摇思想基石。否则,有再多的军队,再先进的武器也没有用。
这就是苏联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
二
为什么特别高兴这一次舆论事件中,有这么多人出来维护张桂梅老师的信仰?因为这意味着共产主义信仰重新被广大的群体认可。
这对于我们打赢舆论战非常重要。
一是中国人只有重建共产主义信仰,我们才能完成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前的爱国主义觉醒,已经基本完成了民族自信和初步完成了文化自信。只有加上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人才能建立起彻底的民族自信与完全的文化自信。
民族主义者也不要认为共产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心里有排斥。实际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中国的大同思想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文化反而是格格不入。所以,马克思主义一路向东方传播,越向东方,扎根的土壤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