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明:我对电影《我本是高山》及其争议的几点看法
以共产党员、优秀女教师张桂梅为人物原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公映后,争议很大。不少持左翼立场的批评者认为,张桂梅的偶像是江姐,是英雄,她是一个有信仰的共产党的人民教师,但是,电影没有这方面的表现,只强调了儿女情长这类个人私情的作用,刻意矮化人物,让人物去政治化、去革命化、去共产党化、去英雄化。“甚至十分荒唐地将张桂梅与逝世的丈夫演唱《毛主席来到我们农庄》这个真实细节,改成了跳西方情调的华尔兹舞。”
这些批评各有其道理,但似乎只看到了表象,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对此,我谈几点看法。
一是在毛泽东时代,所有的教师都像张桂梅一样勤勤恳恳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从小学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不存在偏远山区缺资少师问题。张桂梅这样的人太普遍了,不可能被树为感动中国模范人物。只有在农村空心化城市中心化教育产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才会出现这样的“先进人物”。因此,有人说她是当代武训是有道理的。
二是张桂梅说自己办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那么请问,如果所有孩子走出了大山,山区不都成了无人区吗?在毛主席时代,人们追求的是建设山区,缩小城乡差别,决不会抛弃农村,视农民为贱民,争当人上人,全都挤进城去。张桂梅青年时代到山区任教,像邢燕子等人那样,也是为了山区建设培养人才,用双手和智慧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她现在有这种想法,不是因为她变了,而是时代变了:由崇尚集体主义变成了崇尚个人主义,由走社变成了走资。
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文艺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高山》只不过是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的典型征候,并不奇怪。如果按照前三十年的价值观审美观来塑造张桂梅,反而是奇怪的。包括张桂梅本人,尽管她把红色革命文化当做一种珍贵的记忆(如崇敬江姐),但在现实中,她还是不得不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否则,她不仅不可能获得那么多荣誉,甚至也许会被当成“极左”。
我认为,这才是《高山》及其一系列争议中被遮蔽和忽略的问题的实质。
【文/刘继明,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知乎“狂飙学社”,授权红歌会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