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 苗绿:促进南北合作,中国可发挥桥梁作用

2023-12-29 225 0
作者: 王辉耀、苗绿 来源: 环球时报

  “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概念在2023年持续升温,成为国际舆论场域炙手可热的高频话题,有不少学者将2023年称为“‘全球南方’之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2023年全球政治最有意义的趋势之一就是全球南方国家越来越有影响力。

  笔者及同事在2023年多次出国调研交流,在频繁的交流访问中以及大量信息轰炸之下,我们也深有感触,全世界似乎越来越频繁地提起“全球南方”,发达国家的媒体人士、智库专家和政客尤其喜欢使用这一词语。这一现象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又该如何就这一新变化做出应对?

  “全球南方”带来权力再平衡

  在今年年中,笔者与同事曾专门就“全球南方”这一词语的含义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美国左翼作家卡尔·奥格尔斯比于1969年发表的一篇反殖民主义文章中。但最早的官方“认证”可能来自于200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打造全球南方”倡议。在冷战时代的语境下,“南方国家”通常用于指代发达国家和苏联之外的“第三世界”国家。冷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成为形容南方国家的常用概念。至今,“发展中国家”还是各国官方文件和联合国文件中的常用术语。“全球南方”常见于非官方场合,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之所以出现重新“走热”的现象,跟“全球南方”词语本身的内涵有关。正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约瑟夫·奈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全球南方”只是一个政治标语,用于委婉地替代“发展中国家”这一以明确经济标准分野的概念。相对于“第三世界”,存在着等级更高的“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则存在着“发达国家”。但在“全球南方”之外,却并不存在着与之对应的“全球北方”。使用“全球南方”能够避免传递经济等级信号,用意更温和中立,更容易为各方所接受。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看来,这一词汇的外交色彩更浓,以体现出一个经济上正在寻求发展改善,政治上表现出价值观与利益多元化的多边群体。

  自新世纪以来,“全球南方”曾以不同的词汇出现在人们的关注当中。例如,西方的两位国际关系学者布鲁斯·吉利与安德鲁·奥尼尔在2014年就提出了“中等力量国家”的崛起。这些国家既包括意大利、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等非西方国家。而更加经典的一个案例是2001年由吉姆·奥尼尔提出的“金砖国家”概念,此后类似的概念组合层出不穷,包括“VISTA五国”、“未来11国”(Next 11)以及“灵猫六国”(CIVETS)等等,以指代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正在上升的非西方国家。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