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2024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有强大支撑

2024-01-04 847 0
作者: 连平 来源: 环球时报

  2023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持续,主要发达国家加紧收缩的货币政策走向尾声,欧洲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一些国家的逆全球化政策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国经济的运行前景备受市场关注。

  国际宏观政策的变化

  2024年,世界经济将开启疫情以来周期运行的第二个阶段。为应对疫情,2020年各国货币政策大幅放松,实施力度较大的财政刺激,尤其是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程度史上罕见,这也导致了2021到2022年形成了史上罕见的通货膨胀;不得已之下,各国在2022到2023年大幅加息,紧缩银根,发达经济体增长开始呈现下行态势,导致美联储于2023年7月后停止加息;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同步下行,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将改弦更张,再度转向宽松调节,利率水平将随之下降,全球流动性将趋于宽松和活跃。

  2022到2023年,美联储实施强有力的紧缩政策,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持续大幅上升,美债利率迅速走高,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全球资本大幅回流美国。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承受了资本流出、人民币贬值、产业链打压和货币政策被掣肘等多重压力。

  2024年,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转变,可能会形成一些有利于我国的市场和政策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或将由之前的以抑制通胀为核心目标转向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为核心目标,利率水平将下降。相关预测显示,2024年美联储有可能降息4次,共100个基点左右。随着利率水平包括国债收益率的下降,资本有可能从美国市场流出,美元指数将走弱,并驱动美元贬值。

  事实上,受相关预期的影响,2023年11月以来,上述趋势已经开启。预计中国经济2024年将进一步走向复苏,经济增长水平在全球表现良好,2024年国际资本流入将加快,人民币会在波动中升值,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扩展。2024年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将有所改善。

  内需将进一步回暖

  2024年,中国宏观政策将继续以扩需求、稳增长为重要目标,协同发力实施扩张性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将明确扩张性的基调,“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呵护民营中小微企业、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重点将是用好1万亿元国债以及地方专项债额度,延续落实结构性降费优惠政策,缓释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对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等。2024年地方专项债额度可能将超过1.5万亿元,以保障地方财政合理的支出强度;财政赤字率有望保持在3.5%—3.8%的区间,必要时财政赤字规模可能会适度增加。鉴于中央财政状况良好,政府部门有能力适度加杠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基础上适度加力,万亿国债的边际效应将有力地推动需求释放。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