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关于国际战略研究的问题
最近,听了一次有关战略研究的研讨会。会上有不少人都讲了有关战略研究应该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应该研究哪些领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向,等等。对于这样的发言,给我的感觉就是相对抽象,有点过于形而上的感受。这样的形而上当然不会让我对这类的发言有较深刻的印象。
不过,有两位发言人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位是说,美国在印太战略中,加大对中国围堵和打压的力度,美国构想的步骤在一步一步地推行,而且每次推行,都达到了美国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加大防范。而另一位发言人则说,美国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计划,美国自己的问题非常严重,美国的很多战略设想根本就没有实行的可行性。所以,美国的印太战略注定要失败。
这两位发言人是前后相连的顺序发言的。我的兴趣在于,这两位都是研究战略问题的。前一位多次去过美国,后一位长期生活在美国。这两位的结论怎么就相差得这么大呢?我对美国没有什么研究,我无法给出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不过,我对前一位发言人说的,美国的目的正在一步一步逐渐实现的说法有点疑虑。
根据这位发言人的说法,所谓美国的目的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实际上不过就是美国设想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在推行。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国推行其计划的步骤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这样的说法没有毛病。如果说是美国的目的,似乎有点用词不当。美国的目的是全面围堵中国、打压中国,最后逼中国就范。现在美国的这一步步计划,虽然在推行,但中国并没有就范,也没有屈服,更没有受到什么毁灭性的损害。这怎么就可以说美国的目的在一步一步地实现呢?当然,这一位发言人说美国在按部就班地推行美国的计划或者构想,这确实也是事实。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必要的防范和警惕,这没有任何问题。当然,我们也需要评估美国的这一整套的针对中国的做法,对中国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这些动作,不过只是美国自己的想当然,不会达到美国所预估的目标,中国当然无需太过理会。美国的小动作、小把戏,肯定会对中国不利,但这种不利并不能让美国达到他所期待的最终战略目标,那么中国自然不需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失去战略主动。如果美国的这一套处心积虑的做法,不仅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对中国产生不利,而且美国还要实现最终要把中国完全打压下去的目标,干出让中国难以容忍的恶事,那么中国当然不能掉以轻心、置若罔闻。该认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该反制的时候也一定要反制。
第二位发言人,说根据他长期居住在美国而对美国的观察,他认为美国已经不可能实现他围堵和打压中国的目标。他的这个结论或许也有他的依据。只是在这个在研讨会上,每个人发言的时间都不太长,没有时间完全展开来讨论。所以这第二位发言人没有时间提出他的依据,这一点就有可能让人们对他给出的结论有所疑虑。当然,听众们听到这位发言人的话,肯定会有点振奋,毕竟顺耳的话很容易得到人们的欢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