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2024年2月11日,以“万千气象 盛世龙年”为主题的第八届武汉园博园花灯会吸引众多游客游玩观赏。2024年春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累计超23亿人次,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多年来,围绕中国经济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的争论,在国内外舆论界持续发酵。这不奇怪,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争论反而不正常。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呢?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在当前形势下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是事实,但经济韧性强且能保持长期向好发展态势,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罔顾这些事实,而一味指责唱衰,着实是有失公允甚至别有用心。
中国经济呈向好发展态势
2023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格局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大韧性,保持了向好发展的态势,经济增速、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等指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经济保持增长态势。经济增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综合指标,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和态势。中国经济增速10年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为6.24%,同期美国为2.11%,欧盟为1.63%,德国为1.23%,日本只有0.54%。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达5.2%,特别是由于基数变大,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状态良好。
二是物价涨势总体温和。物价总体稳定,反映了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暴发,西方国家经济遭受重创,多国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并未达到明显刺激增长的预期,反而导致通货膨胀率剧烈攀升,如美国物价上涨8%,英国上涨7.9%,德国上涨6.8%,意大利上涨8.2%。进入2023年,激进加息政策虽抑制了通货膨胀,却再次让各国经济陷入谷底,可谓“按下葫芦起了瓢”。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较同比上涨0.2%,物价运行总体平稳,不仅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更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就业优先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面对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及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2023年全年为企业减少成本超2000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1000亿元。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就业优先政策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体现了我们党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高度重视。就业状况的显著改善充分证明了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表明我国经济状况是健康良好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