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倒带机制”应该成为改革重点
“倒带机制”应该成为改革重点
几十年前,中国曾提出一个发展思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由先富带动落后者共同致富。
从过去几十年的情况看,可以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目标已经实现。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最近三四十年来,中国在生活物资的供应方面有了更快的进步,这都是看得见的成果。
从世界范围看,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中国富人在福布斯排行榜大名单上占显眼位置的人数越来越多,顶尖富豪的数量已经快速接近美国,亿万富翁的总数甚至在超越美国,先富起来的群体并非虚构。
然而,我们还要看到另一个事实:中国的人均GDP仍然较低,只跟俄罗斯不相上下。
总数大,速度快,但平均少,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总量膨胀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地表现在塔尖人群身上,大多数人在高速时代未跟上脚步,“先富带后富”不是带多带少的问题,而是仍处于反向带动这一轨道上面。
我把这种反向带富现象称之为“倒带机制”。
用一句话解释为:中国仍然处于多数人努力奋斗带动一部分人继续先富,并且让他们越来越富,更加坚固地筑牢塔尖。
未来怎么办?
大家对经济发展提了许多建议,对经济转型和换档也提了许多建议,但最为重要的恐怕是要找到改革的机制要害在哪里?照我看,平衡问题的根本就在这个“倒带机制”。
如何具体来理解目前的“倒带机制”?
从民生发展视角看,房地产成为最大的倒带动力。十几亿中国人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处于房贷生活中,大量家庭用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来为开发商打工,大家用自己的勤奋和勤俭让开发商们实现先富,这个大多数贷款人耗费的都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段,等到他们脱离压力的时候,人生已经开始下半场。
从投资视角看,股市具有最残酷的倒带效应。A股市场,已经发展为有5400多家上市公司的大市场,其中有75%的家数属于私营公司,另外的部分为国企。有一个趋势是,私企上市的进度还在加快,制造富人的速度也在加快。如果我们以十年长期投资为周期来观察股市回报率,大家可以发现,十年前投入二十万元买入股票,一直持股到现在,可以认定不是短炒资金。但是,你去看看股价,就会发现,80%以上的股票回报率还不如银行存款回报率高,即使把分红和配股除权后的收益都算进去也比不上银行存款。而与此同期,中国股市诞生的亿万富翁却创纪录地增长。这说明什么?财富也遵守守恒规律,有人亏了,钱一定是到了别人口袋,不可能凭空消失。多数人用自己的财富缩水来保证着一部分人财富膨胀,这个倒带机制最为明显,且最为消极。新的证监机构能理顺机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