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春风又到天山下
沿着乌鲁木齐到北京的京新高速,出了乌鲁木齐驱车驶向东北,不到三个小时,便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六师奇台农场。一路下来,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尽的天山雪景。
已是农历阳春三月,春风早过玉门关,山脚下的树木已经一片葱绿,麦田像是一块块绿色地毯,但是蜿蜒的天山雪却依然一片白茫茫,横亘向东,像一条横卧的白色巨龙,与山下的绿葱葱的麦田,形成极其鲜明的色彩对照。
建设兵团的奇台农场与地方的奇台县同属一地,奇台农场在奇台县地方县域,是居于县域土地的中间,可你别看在一个县的中间,农场面积却多达60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多达40万亩,园地面积两万多亩。这几乎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县的面积。你也别看居于祖国大西北,这个农场,却被誉为“边陲绿宝石”和“兵团粮仓”的美称。
驱车行走在兵团的土地上,如果不是茫茫雪山,你很难相信这里是祖国遥远的西部。它更像腹地中原或者山水江南。一路美不胜收。
这个农场由兵团的原奇台农场、108团、109团、110团合并组建。这里交通非常便捷,有335国道和京新高速穿越而过,向西200公里可达乌鲁木齐,向东可以直达哈密,向北经过将军戈壁可达阿勒泰。是北疆进出新疆的极为重要的地域通道,古代历史上的疏勒也曾作为此地地名,在这里曾经有过数不清的战役战斗,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驿站。
在奇台团场采访,不论是干部还是兵团职工,听到最多的议论便是一个时髦而又有几分晦涩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大家说,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海边那些省份都有高科技做支撑,我们新疆怎么落实中央的最新战略?一个对农业依赖性很强的地域,怎么贯彻中央的决策?兵团员工对于未来急不可待的那种情绪,在言谈话语中随时可以看到听到。
就在我们采访座谈期间,新疆与深圳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的签约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对于新疆这块占祖国六分之一面积的土地来说,发展低空经济,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策。低空经济的概念,眼下新疆兵团的干部职工也正在揣摩和期盼中,但最为重要的是,像奇台农场这样的产粮大户,应该怎么办?准确说,就要思考如何发展壮大原来的经营模式,提高和强化生产力。
这里的小麦据称是天下最为好吃的优质小麦。凡是来奇台观光旅游的人,不是带这里的干果葡萄干,而是一定要买上一袋这里的面粉,因为这面粉被认为是奇台最为重要的送礼佳品。除了小麦,还有玉米、土豆、啤酒花、食葵、打瓜、甜菜等等,都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怎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怎么在不损害可耕地总面积的情况下发展多种经营?这是干部职工们眼下思考最多的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