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已经无计可施了
据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5月1日发表题为《妄想用武力迫使中国就范是危险的》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史汀生中心研究员罗伯特·曼宁。文章编译如下,这里引用其中的一个片断:
“说到美国的政策应该如何应对一个雄心勃勃、再度崛起的中国,最近一些针对中国进行批评的人士在文章中称,如果美国足够强硬,它可以通过让中国政权实现更迭从而让目前的中国消失。他们认定的获胜方式是零和、不留余地的对抗,鼓吹必须结束两国正常的贸易状态并且脱钩,同时大幅增加国防开支。他们带着伪装成战略的怀旧情绪,试图复制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对抗。他们提出要对中国施加最大经济和军事压力的方针。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副国务卿坎贝尔曾经一度认为,之前接触政策的错误是认为美国可以引发“中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不过,到了今天,沙利文和坎贝尔转而建议美国避免零和结局,寻求“在有利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条件下保持稳定且头脑清醒的共存状态”。因此,拜登政府目前正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维持美中关系的稳定。”
看起来,美国政府内部的某些官员,以及美国智库中的某些研究人员,开始看到,美国对中国强硬的围堵和打压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待的效果。而且他们还认为,这种莽撞的做法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这让我想起中国的两句话。一句是“穷寇勿追”,另一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当然,中国肯定不是寇,但美国则一直把中国当作寇。如果美国把中国当作他要打倒的寇,在这里我们不妨反其意而用之,看看美国对于中国这个他心中的“寇”到底要如何对付。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把中国彻底打倒,让中国永远不可能对美国提出任何挑战。
《孙子兵法·军争篇》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的说法。实际上,在具体的战役上,到底要不要把穷寇追杀到底,是要做具体分析的。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句,是要把穷寇追杀到底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在这里就不能说“穷寇勿追”了呢?因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要从根本上解放全中国,统一全中国,所以国民党反动派的散兵游勇是一定要消灭干净的,否则,中国就不可能实现最终的完整的统一。这里表现出毛主席一定要解放全中国、统一全中国的坚定决心。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要“穷寇勿追”呢?那就是在一场具体的战役中,如果敌对的一方,虽然已经被围困,但他们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保留着相当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打硬攻,可能不一定能够取胜,而且还有可能使敌对的一方暴发出决死和挣扎的战斗力,会给我方带来较大的损失。在战略上,我方的目标在没有达到足够的能力之前,并不一定要把敌方全部歼灭。,如果能将其击溃即可能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那就未必一定要将其全部歼灭。所以中国在兵法上也有“围三厥一”的说法,就是把敌人包围起来时,不要四面都给围死,要留一个缺口,使敌对一方感觉有突围的希望,那么,当我方进攻时,敌方就未必拼死抵抗,而且是要想办法突出重围。这样,我们可以将敌击溃,实现我们的战略意图,同时也不会使我方付出更为重大的代价。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