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在人口政策上的长期探索

2024-05-21 690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1953年,全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发现新中国人口已经突破6亿大关,平均每年可能增长1200多万人。

  这对于党中央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连年战争让我们损失了大量人口,大片耕地被荒废,人口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马寅初认为,如此快速的人口增幅是不正常的,如果继续这样增长下去,等到2003年的时候,中国人口将突破26亿,中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但是耕地面积只有19亿亩,到时候一个人连一亩地都摊不到,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马寅初提前意识到了这个危险,认为不能再任由人口肆意增长下去了,在1953年的一次公开会议上,率先提出节制生育的问题。

  在1957年的国务会议上,马寅初再次提到了自己关于控制人口增幅的想法,急切地说道:“我们一直都是计划经济,人口增长也应该列入计划之内,如果不控制人口,不实行计划生育,我们就不是彻底的计划经济。”

  马寅初的观点毛主席也知道,但是主席当时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在1958年的1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主席公开说道:“现在我们的国家还需要更多人口,等什么时候到了7亿,什么时候再说。”

  以上文字引自于网友历史作者泉石流水的网文。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知道,马寅初所提出的意见是有道理的。而毛主席在公开场合的回复,说什么时候到了七亿,什么时候再说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在人类历史上,人口生育率过高的现象是很罕见的。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人们也是没有见到过的。简单地说,没有经过实践,到底在什么时候应该进行人口生产的计划性,或者实行节制生育,的确需要经过实践的考核与检验。

  有位以前的负责同志,说过这样的话:“当年毛主席肯听马老的,现在中国人口不会破10亿啊!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这是血与泪的教训啊!”如果认真分析起来,这个说法也有不妥之处。因为在毛主席当年回复马寅初的意见时,并没有对他提出批评。只是说,我们现在还需要更多的人口,等什么时候到了七亿,什么时候再说。毛主席并没有完全否定马寅初的意见,只是要等到一个适当的时机再来考虑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马寅初在反右斗争时在这个问题上遭到错误批判,显然也是不妥的。不过,具体到问题本身来看,在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人口的增长如果缺乏计划性,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马寅初认为,人口生产如果没有计划性,就会导致人口大量增加。这只是一种分析与推测。这种分析与推测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靠分析与推测就来决定一个新的政策的推行,显然依据还不够充分。当然,当时如果只是因为马寅初的意见和毛主席的意见不太一致,就遭到错误批判,显然是不对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那种所谓“错批一人,误增几亿”的说法,也并不完全符合实际。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