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庆立:新自由主义就是一个不断制造危机的乌托邦

2024-06-01 1946 0
作者: 来庆立 来源: 《历史评论》2024年第2期

  作者:来庆立

  来源:《历史评论》2024年第2期

图片

  哈耶克推崇的新自由主义是没有“自由”的“自由主义”,因为其“自由哲学”的基础是“文化进化论”或“自然选择论”,将“自由主义”置于其中,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给予富人、索取穷人”,“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新自由主义为世人描绘了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但这一“乌托邦”带来的是一次次危机,其核心概念“自生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制造的并非自然生成的自由市场,而是“市场专政”。在“市场专政”下,新自由主义用“自由哲学”掩盖了自身及资本主义的矛盾,即生产生活资料占有与分配的极端不公平,导致多数普通人和少数精英的阶级对立。在新自由主义主导下,人们无法找到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

  “自由繁荣”神话带来危机叠加

  所谓新自由主义,通常指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成为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垄断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探索,宣扬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自由和繁荣,强调“自由秩序永存”,要求维持现状、反对变化,批判一切取代自由市场的主张,否定其他社会发展道路的可能性。

  1947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召集了瑞士佩勒兰山会议,并成立佩勒兰山学会,这是新自由主义发展的重要节点。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常被视为新自由主义创立的“宪章”,主要抨击政府权力的干预限制了自由市场运转,将民主社会主义、左翼自由主义、共产主义等都视为“现代奴役制”,认为其会“破坏”个体自由,“扼杀”人们发挥才能的积极性。路德维希·米塞斯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解释:“创造我们时代财富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归功于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人类相互合作的唯一可行的制度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是,历史用反复出现的“危机”和长期呈下降趋势的经济增长率,证明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恰是危机与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衰退,出现“滞胀”危机,新自由主义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以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成功当选英国首相为标志,此后,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历史周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危机。

  一是20世纪80年代应对通货膨胀引发的“双赤字”危机。新自由主义主张通过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保持自然失业率、推行税制改革(减少对高收入者征收所得税和大企业的利润税等)等措施应对通货膨胀。然而,相关政策给英美国家带来的却是“双赤字”——预算赤字膨胀和贸易赤字加速,公共债务达到新高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货膨胀,但社会进入新的衰退期,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失业率翻了一番,经济增长率下降,呈现脆弱和摇摆不定的状态。与此同时,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和分配更多向企业、投资者和富裕家庭倾斜。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