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涌:新自由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创新”是一种现代艺术

2024-05-03 1568 3
作者: 江涌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核心提要】4月18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京举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理论研讨会(参见>>北京举办研讨会:清理新自由主义思潮,捍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来自科研院所、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这是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涌的发言全文,转载于此,供读者参阅。

  西方经济学是现代艺术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但是,西方经济学在抛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后,便与科学渐行渐远,越发混同于现代艺术。众多世人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国人,乐意接受西方经济学尤其是金融学是一门科学。西方经济学名为科学,实际是以各种科学外衣包装,或至多潜藏一些真理性颗粒(如贴近统计方面),尽管广泛深入地运用数学,但是无论如何也画不出一条光滑曲线,更不可能有两条相交以结清市场的光滑的供求曲线。随着经济金融化的发展,成为金融资本工具的西方经济学,实际上离科学体系还很遥远,甚或渐行渐远,本质上越来越近似(于)艺术。

  以新自由主义为底色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重要统治工具,是新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全球化下活跃着越来越多的“蒋干”或“芝加哥男孩”,他们把西方的“治国良方”照搬到母国,并在操作过程中与相关利益集团形成紧密的同盟,使之成为“代理”或“买办”迅速暴富的敲门砖和欺骗大众的意识形态。当代西方经济学千篇一律以新自由主义(新殖民主义)为底色,没有个性特殊性,所以在东道国很难服众。例如,新自由主义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的成功,但是同样的开放条件,几乎都存在于一众面向全球市场的国家,为何只有中国成功,关键的“党的领导”“政府调控”“产业政策”等如何发挥作用,它们没有解释,也无法解释,如此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之谜”(如天量的M2却没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的对于美国经济实力(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的滑落衰落,债务不断创下新高,以及一而再的金融经济危机进而社会政治危机,却一直没有良方。

  2008年11月,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访问伦敦政经学院,在与教授们讨论经济形势时她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经济危机)?”为此,2009年6月17日,英国社会科学院专门召开了“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的研讨会。随后33名英国经济学家联名给女王回信致歉,并做解释:“抱歉,女王陛下,我们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没能预测出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人们都没能将系统性风险视作一个整体”,现在看来,“这已成为人们一厢情愿和傲慢自大的最佳例证”。在信上签名的有教授贝斯利(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政治历史学家轩尼诗、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财政部常务秘书尼古拉、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等。从回信中,我们看到了西方经济学家的诚实。科学旨在预见,如无预见,即无科学。科学预见是人类认知和预测未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所作的有科学根据的论断。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科学理论,不仅可以预见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和将要出现的趋势、特点,而且可以预见人类尚未认识的新事物和新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具有预见未来、指导未来的作用。原始占卜尚有50%的概率,西方经济学者在大危机来临面前集体失明失声,足见西方经济学早已失去它所鼓吹的科学意义。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