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新自由主义正走向“历史的终结”

2024-05-28 968 1
作者: 王元 来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

  无论是奥巴马的金融监管和救市政策,还是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混合,抑或是拜登的凯恩斯主义“回魂”,都只是在修补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不能根除其种种痼疾,新自由主义正走向“历史的终结”。

  回顾资本主义走过的历程,总是伴随着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模式,以求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早期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扶持本国工商业资本发展、通过贸易保护积累财富的重商主义政策。19世纪尤其是进入大工业生产时代后,资本主义迫切需要扩大世界市场,因此实行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废除关税贸易壁垒,进行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经营。当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再一次迫使资本主义调整发展模式。

  新自由主义得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全世界瓜分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不断减少国家干预,放任市场自由调节。然而,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带来了严重的“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频发。与此相伴的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共产主义运动此起彼伏,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苏俄选取了一条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计划经济对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否定,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冲击和外部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资本主义经济学界开始酝酿一种改良古典自由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1920年春,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发表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后又分别于1922年和1927年出版《社会主义: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分析》《自由主义》(也译为《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两本专著。他大肆批判社会主义,为自由市场辩护。随后,米塞斯和他的弟子哈耶克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展开论战。兰格主张用计划来指导市场,以弥补市场的缺陷,而米塞斯认为计划经济缺乏价格激励,会使创新衰竭,加上决策者不用承担破产责任,会不断放大计划经济的弊病。这场论战无果而终,但米塞斯和哈耶克创立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得以萌芽并产生一定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爆发,彻底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缺陷,新自由主义者在全世界备受冷遇,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新的出路。此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国力不断上升,甚至有超越资本主义国家的势头。一系列内外压力迫使资本主义世界作出调整。于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乘势而起,于1936年出版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凯恩斯否定自由市场条件下供给会创造需求,使得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平衡,就业也能得到充分保障的论断。他认为,市场无法通过自动调节实现充分就业,市场中个人的消费热情和企业的投资热情,会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而衰退,使得有效需求不足,自由市场无法解决这些困境,因此需要国家参与经济的宏观调控。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