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为:向涂武生同志学习
涂武生同志
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感到很是欣慰。《东周列国志》中的苏秦有一句感叹的话:“世情逐冷暖,人面看高低。”必须承认,直到今天,这种消极的社会取向也是并不少见的。涂武生同志退休多年,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供人利用的资源,在某些单位、某些人那里,早就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然而,延安文艺学会却看重他对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看重他的著作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意义,在经费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专门为他举办这样一次座谈会,真是艰难见真情啊!
我们在这里座谈涂武生同志的著作,就是要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学习他的精神,把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与涂武生同志相识,已有30多年了。从与他的学术交往中,从研读他的著作中,我觉得他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深固难徙的坚定信仰。深固难徙这个词是从《楚辞》中来的,如“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诵》);“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惜诵》)。涂武生同志与屈原是异代同乡,深受楚文化熏陶,养成了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坚贞不屈的品格。不过,涂武生同志深固难徙的是共产主义信仰。他自青年时代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后,就从来没有改变过,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也不管共产主义是处在高潮还是低潮的时代。
他的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我常对青年朋友们说,劳动者的朴素阶级感情容易使其自发地接受共产主义,但是如果不把这种朴素的感性意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认识,那个信仰就不可能是坚实的,一旦诱惑来了或者危险来了,就有可能坍塌。像我党历史上的向忠发,虽说是出身于工人阶级,但是很难说他真正接受了共产主义。眼前的例子也有。比如那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出生于一个八代贫农之家,据说他在青年时代也曾拥护过党和共产主义,但是到了搞新自由主义吃香的时候,他就一头扎进哈耶克的怀抱,干起了专门损害他父母及其他劳动者利益的事情。由此可见,从理论上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信仰共产主义,从而帮助更多的人把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是一件多么重要而迫切的事情!做这项工作,我们可以请涂武生同志来“现身说法”。
二是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纵观涂武生同志的学术历程可以发现,他从来不搞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疏学问,也不像当今某些学者那样,把做学问当作取媚资本、获取名利地位的敲门砖,而是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服务,为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服务。也就是说,只要党和人民需要而自己又能做的事情,他就不分巨细地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任劳任怨地去做。因此,他可以由美学、文艺学扩展到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甚至非美学、非文艺领域,也可以去做为他人裁剪嫁衣的编辑,甚至学术机构的行政工作,而从不考虑自己的学术地位如何。“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其是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