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彦:中印双方坦克相距仅百米,一线部队请求开火
“当时中印两国坦克相距不足500米,炮口相指,一线部队多次要求射击许可,莫迪对此却说看着办”。以上情形的出处并不是出自什么印度神剧爽文,而是印军方实权上将纳瓦拉新书《命运的四星》中的回忆。
中印边境虽然冲突不断,可什么时候发生过如此高级别武器对峙?一线部队请求开火,莫迪一句“看着办”,难道他真觉得印度边防部队可以随意拿捏解放军?
对于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相信大部分人对其性质的认识都停留在“刀劈斧凿”的冷兵器时代。可印军高官却在回忆录里信誓旦旦说“2020年8月31日,是中印两国距离开战最近的一天。”
2020年8月31日,印军突然发难,他们破坏此前中印军政高层多次会谈会晤后所达成的共识,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线占控,侵占我西南边境领土。这,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故而由此所造成的边境剑拔弩张局面,印度理应负全责。
翻翻旧闻,一些印度媒体,包括印军官方还真在2020年8月31日前后做过不少文章。先是印军方发文宣称“解放军的重型坦克和轻型坦克部署位置处在印度驻军的火力范围以内”。随后本地媒体《印度时报》跟进,鼓吹陆军已经在斯潘古尔湖和楚舒勒之间部署坦克团,军方媒体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营造出印度优势尽显的局面。
然而不论从战略上讲还是战术上说,印度此举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方面,印军装甲单位最好的弹药莫过于3BM42这种被称作“芒果”的炮弹。以它的威力在交战中击穿15式轻主战的车身都已经是极限了。对上96/A、99/A?不要说击毁,连构成实际威胁的威力都没有!
另一方面,战略上他们复刻了自己在印巴战争中数次取胜的老套路——战争开始阶段就凭借着装甲装备优势抢先将坦克力量投入战斗,在冲突中占得先机!可惜这一次他们遇到的不是“巴铁”,而是中国!所以中方坦克也迅速出现在事发地域,一旦有事可以迅速前出。
战略、战术上的双重失败,让印度军方、媒体的鼓噪失去了意义。
经历了中印坦克边界对峙事件后,对中国军事力量和胆气有了全新认识的印军恍然惊觉——不能再把中国当成“大号巴基斯坦”看待了!
于是乎,他们开始了大张旗鼓往中印边境屯兵的动作。包括苏—30、阵风战斗机、T90坦克在内,印度把空军和陆军压箱底的宝贝都抬到中印边境部署下来。倘若中印边境有水域覆盖,笔者毫不怀疑印度方面连航母都会被他们想方设法开上高原。
陆军方面就更不用说了。8.31冲突发生的半年时间内,印度军方就陆陆续续往中印边境增派了数十个师的兵力,陈兵总数达到20万之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