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俊明:推荐算法影响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4-07-21 1314 0
作者: 蒋俊明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内容提要】推荐算法技术已深深嵌入民众的社会化过程,带来了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其意识形态塑造功能不断凸显。推荐算法能实现海量信息与个性需求的有效对接、繁多种类与多元受众的精准投送、实时反馈与即时调整的协调运作,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能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推荐算法所带来的把关转移、技术黑箱、信息茧房和受众本位也让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对话语权窄化、主导力弱化、注意度消解和整合力降低的挑战。当前,应坚持文化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主流媒体示范、党政部门监控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从内容、技术、制度和素养四方面优化推荐算法的信息传递功能,净化网络生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和优化。

  对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的研判和工作的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制度体制优势,坚持管用防并举,方方面面齐动手,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推荐算法借助于个性化、集成化、迎合化等选择操控的技术优势,成为意识形态传播和价值观塑造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既提升了意识形态传播的精准性,也放大了个体思想的局限性,更增加了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密集性和无序性,在加大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难度的同时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增加了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风险,从而把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列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他进一步提出:“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应对推荐算法所带来的意识形态传播新情况,充分发挥推荐算法的技术优势,控制其所带来的风险,更好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流意识形态,是智能化时代“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推荐算法的意识形态性

  推荐算法是一种能够提取网络信息并进行用户偏好信息的匹配与推送的新兴技术。作为技术,推荐算法本没有偏向性与主观性,但它被创造、被应用的过程承载着价值立场和导向,其运行的规则、过程和环节是技术与人的逻辑交织,处处体现着人对意识形态内容的选择和目标指向的价值偏好。推荐算法技术所支持的信息筛选、加工、推送、强化等“把关人”“推荐人”作用,使其又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向性和传播性。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