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该管管有些媒体记者了!
近来,关于媒体记者的新闻,几乎接连不断登上热搜,比较起来,南方某大报的体育记者最为扎眼,他直接利用媒体侮辱了受到世界人民喜爱的跳水冠军全红婵。在直播中居然说:“全红婵接受采访疯疯癫癫,开始学习英语是为了不当一个傻子。”“不跳水就是个白痴!”用这样的言论来评价一个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三块金牌的17岁孩子(未成年)合适吗?显然是极为不合适。话语中带有恶狠狠的感觉。于是,几乎遭到网络一片愤怒的谴责。
这次巴黎奥运会,记者们洋相可是出了不少。除了对冠军的热评和称赞,对于中国观众,最为不满意的就是我们有些记者显露的某些尴尬和浅薄。比如,在奥运场上,能采访到全红婵不管是她夺冠前还是夺冠后,都是一名记者很荣幸的事情。但是观众愤怒地发现,有的记者对运动员的提问确实不咋的,很糟糕。比如有个记者问全红婵:“别人都关心你飞的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全红婵很不高兴地撇了他一眼,反问一句“什么?”那记者又重复一遍,全红婵不屑地说:“你这话问的什么呀,谁不累呀?”随即扬长而去。其实这话问时,连观众都极为反感,都说要是没啥问的你就往后站,别丢人现眼。全红婵带有不屑的回答,其实给所有媒体人都敲了一次警钟:别以为你这职业多么高人一等似的,原来你就这水平,还赶不上北京胡同的大妈。花着国家的外汇,让你们迢迢万里来采访,难道就知道问一些无聊的话题,岂不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还有个记者问全红婵,你说“小小巴黎拿捏”这话,英语这话怎么说你会吗?全红婵不高兴地说“不会”。记者心里说,我做采访准备时就知道你肯定不会,接着说,那我教教你吧。全红婵回答干脆:“不用了!我根本不想知道”。记者一脸尴尬。把鬼子的语言捧到天上,这四十年我们做过头了,不知害了多少青年。
如此无聊的采访还有很多很多。当有的记者问得太无聊,有一次拿着话筒硬往小姑娘脸上杵,全红婵干脆撇了他一眼说:“你有病啊!”然后说“你都把话筒杵我脸上了!”这场面我觉得很能解观众心头之气。公道说,大多数媒体还是不错的,但确实个别媒体(已经不占少数了)不但不能恭维,而且让观众心生厌烦,讨厌的很。比如某个解说员,在我国运动员领先的情况下,他居然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手拿的是国家公器,对着直播的喇叭极尽失态的大喊大叫,喊什么,喊这名运动员的名字,从头到尾都在喊。他忘记了,这不是你家的客厅,你面对的全世界。就是你家客厅,你也不能这个熊样儿啊!你也得照顾邻居和你家人的感受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