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鹤元:中共党建史上的丰碑——《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思考
1942年3月9日,在延安中央党校广场为病逝的六届中央委员林育英同志举行了公祭出殡仪式。往后两年不到的1944年9月8日,在延安枣园操场上又为一名牺牲的警卫员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
前者是党的早期领导、中央工委副书记,援西军、八路军129师政委,功勋卓著,任弼时主祭,李克农念祭文,毛主席为他执拂抬棺。而后者是一名普通战士,因公殉职在烧炭岗位上,没有任何战功,毛主席却在党中央中直机关亲自主持千人追悼会,并致悼词,题写挽联,把他树立为全党全军的楷模。
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主持的追悼会,为什么却是为一名在普通岗位上从事最普通工作,因普通的工伤事故而牺牲的普通一兵,并亲自撰写了演讲悼词《为人民服务》?这就要先了解这篇悼词为一个普通战士的普通殉职,写出了极不普通的道理。
一、悼词彰显了无产阶级的生死观
毛主席在第二段从人类最普遍的“人固有一死”说起,借用西汉文学家司马迁的名言,区分了两种对立的死亡观,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而后在第三段指出既然为人民利益可以去死,那么“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什么不怕?那就是为人民利益而纠错改进我们的工作。
为什么要改进呢?第四段告知大家当前的为人民利益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靠少数人是完不成的,只有靠大多数人民的团结才能完成。
既然如此,就不能仅仅是全党全军的团结,还要全体人民的团结,所以第六段,主席提出老百姓中有亡故者,也要开追悼会,其标准就是“只要他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并要求形成制度,这样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团结力量,“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呼应了第一段主席开宗明义宣称我党我军的任务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上升为我党的根本宗旨。
所以,主席在墓碑上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
短短750多字,写出来我党我军的性质、任务、目的、作风。至此,“为人民服务”成为我党坚定不移初心、根本宗旨的高度概括。
二、悼词把对党的宗旨阐述“中国化”
《共产党宣言》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中共一大党纲“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无论是共产党和军队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还是没收剥削阶级的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都是为了实现普通人民当家作主,掌握生产资料、社会财富和分配权,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建党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需要作艰苦的奋斗和光荣的牺牲,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把马恩《共产党宣言》和“一大”党纲中俄文化表述的目的,以中国最广大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话作了高度精练的概括,上升为我党我军的宗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