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从西方经济学看西方文明

2024-09-03 1127 2
作者: 余斌 来源: 恩格斯学派|微信公众号

  文章批判了西方经济学的缺陷,认为其反映西方文明的资本性、劫掠性、愚民性等特点,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经济研究。

  摘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反映了西方文明的一些偏颇的特质。从西方经济学研究目标看,西方文明具有突出的资本性、突出的劫掠性、突出的愚民性、突出的“人道”性、突出的背反性、突出的无后性、突出的空想性;从西方经济学研究内容看,西方文明具有突出的功利性、突出的压迫性、突出的狭隘性、突出的吹嘘性、突出的妥协性、突出的造假性;从西方经济学流派看,西方文明具有突出的分裂性;从西方经济学方法看,西方文明具有突出的颠倒性、突出的程式性、突出的虚构性。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西方文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jpg

  在最新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中提道:“西方经济学以资源在稀缺性约束下的有效配置为目标,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政策。它既研究市场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也研究市场的整体波动与增长以及政府的经济调控政策;同时既分析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原理与相关激励制度设计,也不断研究发现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西方经济学由多个流派与分支演化与融合发展而来。在方法上,现代西方经济学越发突出数理经济学分析与应用。”然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反映了西方文明的一些偏颇的特质。从西方经济学中可以看出,西方文明所具有的许多突出的特性。

  一、从西方经济学研究目标看西方文明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以资源在稀缺性约束下的有效配置为目标”,是因为它认为,商品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生产出来,从而是稀缺的,“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稀缺性”[1]。但是,在这里,问题的根本不是稀缺,而是劳动的付出。很多商品的包装物也是生产出来的,甚至本身也是作为商品生产出来的,从而也是稀缺的,但是人们打开包装取出其中包裹的商品后,它们却几乎被废弃了,又怎么能说它们是稀缺的呢?一些包装物如高档酒类的酒瓶也许可以回收再利用,这些旧酒瓶的高昂回收价的确与其稀缺性有关,但这种稀缺性与要用它们来包装假酒的不轨企图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何况,价值量作为一种数量是需要计量的,而稀缺性本身不是一个数量,没有办法计量,它又怎么能够决定价值量呢?与之相比,劳动价值论以可以计量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价值量,无疑要科学得多。因此,西方经济学谈论稀缺性,只是为了否定或排斥马克思的甚至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替资本家辩护而消除古典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更何况资源配置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把手段作为目标,为配置资源而配置资源,是很荒唐的。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就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而西方文明也正是资本主义文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文明具有突出的资本性。

查看余下9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