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城: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图片

  【编者按】最近《当代经济研究》发表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刘永佶教授《“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缺陷与历史意义》一文,认为“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在其创行者和论证者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基本理念的误解上,所以导致了公有制的失败。究竟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难道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吗?为此,我们重新编发这篇已故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周新城教授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专访文章,以供研究参考。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访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

  本刊记者

  1848年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文献在170年的时间里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比如所有制问题亟须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为人们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奠定基础。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周新城教授,请他谈一谈对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以及对于我国学界当前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错误观点的看法。

  一、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非常重视所有制问题,能谈一下您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问题吗?

  周新城:好的。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不同其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离开生产关系,就不会有物质生产。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关系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在有人占有生产资料、有人丧失生产资料的社会里,谁占有生产资料,他在生产过程中就占有优势,他可以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丧失生产资料的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产品。这就是剥削。在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里,人人在生产资料面前是平等的,谁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获得收入,这就为消灭剥削奠定了基础。生产是为占有生产资料的人服务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生产的目的,也决定了劳动过程中和分配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一个社会的性质,从经济上说,正是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离开所有制,就无法认识经济关系的本质,也就无法判断社会的性质。正因如此,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制问题。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