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论“上访经济”


  上访就是上访,还能成为“经济”?有人会说,这又是什么专家教授在忽悠人的事情。不可,你还别妄下结论,实际情况非也。实际生活中,还真有这么一种现象。某市信访局长道出这个“上访经济”个中真情,不听不知道,一听顿觉茅塞顿开,这里边还真有不少关乎“经济”的学问。

  上访中的“经济问题”,可谓妙矣!

  他说,每年截访、接访等等关于上访问题,政府都有一笔不小的预算的。每年年初,在制定年度开支计划时,总要有一笔单独预算,特别是那些相对贫困或者是干部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上访问题比较频繁的县市,这个问题就更是特别重要。

  之所以成为经济问题,就是因为堵截上访,或者叫截访、接访,怎么使用这笔钱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专职专人负责的问题,每年就有一笔开销,怎么使用这笔开销就显得很重要,不管去省城或者首都北京,吃住消费等一应开支不小,比如截访接访人住什么样的宾馆,吃怎样标准的饭,都有一个互相攀比的问题。还有上访人的吃住车辆,在接回时,都要公款解决。再者,这些截访接访的干部,大体都住在相对集中的地方,于是各省各市就开始互相询问地方补助标准。一般情况,地方政府这笔钱是很舍得花的,因为这个上访问题直接关联干部的升迁,往往是“出了问题,一票否决”。于是凡不如外省补助标准的,只要相关干部提出意见,总要向高标准看齐。这样下来,负责这项工作的干部,一年下来,光这个补助的收入就不菲。有的甚至超过该类干部一年的工资。有的地方,为保持安全稳定,一年到头截访、接访任务不断,于是有的县市便常年派人驻京。任务重要,选择什么样的人去截访、接访,就显得更重要。为了公平起见,一般选的是表现好的,但是家庭生活状况压力比较大的相对困难的干部去从事这项工作,因为可以有一笔收入补助啊。于是,干截访、接访的差事,你不要认为是一个不好的差事,这是一个不错的好活,谁都想干的美差香饽饽。如此,你说这牵连收入的问题,算不算经济现象?

  还有,但凡截访失败,上访户到了省城或者京城,一旦被登记在册,或者通知来接访,便是证明你没有尽职,相关县市压力就比较大。如果得了个通报批评,那么负责这项工作的干部便直接受到牵连,什么奖励的没有不说,可能还受到一把手的当面呵斥。上访问题对下边一级政府机关来说这可是大事啊。你的工作疏漏,可能让有些干部晋升机会耽搁很多年。

  如果在上访户未到被访机关之前,被成功接回,堵截回来了,没有让地方政府受批评,那你便就是立功了,立功了当然要受到表彰,如果事迹比较突出,功劳比较大,对有关县市这个事情又很重要,这个奖励就非常可观了,对立功干部,这的确是一份不菲的收益。这又算一个经济现象吧?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