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尊法反儒到尊孔读经——从章太炎思想的演变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2024-11-22 453 1
作者: 沈濮 来源: 《人民日报》

  一个革命者,如果在革命的征途中不能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前进,那末,尽管他在革命的前一阶段作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贡献,最后却难免会用自己的手毁灭了自己。

  近代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在这场大变动中,中国资产阶级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了西方资产阶级在几百年间完成的从兴起到衰落的历程。

  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思想代表,他的从尊法反儒转向尊孔读经的一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从进步转向倒退的一个缩影。从他思想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儒法斗争的实质及这场斗争与整个阶级斗争的关系。

  一

  章太炎的尊法反儒思想,是在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章太炎(一八六九——一九三六年),原名炳麟,浙江余杭人,太炎是他参加革命后所起的号。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学习封建旧文化。甲午(一八九六年)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他毅然走出书斋,先后担任了《时务报》、《昌言报》的主笔或编辑,为维新变法大喊大叫。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总要分为左、中、右。维新派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在《时务报》馆中,就展开了一场究竟是尊孔还是反孔的激烈争论。

  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麦孟华等人,是上层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与地主买办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要求变法维新,但不敢同封建顽固势力彻底决裂,又害怕人民越出他们所指定的轨道,就选择了“托古改制”的道路。

  康有为一伙打着孔丘旗号,想利用孔丘的权威去抵制封建顽固势力,“秩序井然”地自上而下实行变革。正如康有为自己所供认的:“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章太炎与康有为一伙不同。他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和清王朝以及封建顽固势力的联系也比较少。他早在诂经精舍读书的时候,眼看着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就已急切地盼望着变革,“寻求政术,历览前史,独于荀卿、韩非所说,谓不可易。”(《菿汉微言》)

  甲午战争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日本和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从中寻求“学理”。因此,他不同意神化孔丘,不赞成建立孔教,直言不讳地把这些做法斥为“狂悖恣肆,造言不经”(《与谭献书》)。

  在《时务报》馆内部发生的这场争论,看起来是学术上的两种学派之争,实质上反映了思想上政治上两条不同路线的冲突。它预示着日后将有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斗争风暴的来临。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这说的哪是姓章啊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