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武:对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到2028年前后,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就要到期了。从2019年开始,国家就启动了县级开展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到去年2024年,国家又在安徽湖南广西等几个省份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省级试点工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我们知道搞试点工作,就是为了先行一步摸索各不同地区的经验教训,充分听取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调整改进总结完善好这个政策,以便能够在全国农村整体面上把这个政策持续健康的推行好贯彻好落实好。因此在这个时间节点的当下,很有必要对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进行深度思考,以便为试点工作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并为下一步整体面上工作能够全面顺利推开提供参考。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保持土地家庭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要求,此后不久,国家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的文件,其文件政策内涵就是,要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家庭经营这一制度长久不变,同时还要求集体承包给农户家庭的特定田地地块原则上不调整。对于这个保持土地家庭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的出台实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反应态度是多样的,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持观望态度的,还有冷漠不关心的。赞成者主要观点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在农村普遍实行的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到户责任制的政策,较好地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并取得了功高至伟的成效。他们认为中国农村之所以能够解决吃饭温饱问题的原因主要归功于此,因此希望这一政策应当在农村长久实行;反对者主要看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集体制度,实际上已能够基本解决我国百分之七十以上农村地区人口的吃饭温饱问题了,当时全国一刀切地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又一刀切地推行农户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农村集体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倒退。他们认为少部分落后地区的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后确实调动了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但仅仅依靠农户的积极性提高,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吃饭温饱问题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实行了二十多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绝大多数农村种地靠天收成的水利问题,同时全国农业良种培育及科学种植植保等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化肥农药及农业机械和电力能源也有了很好的发展,这些都为农业生产能够取得丰收解决吃饭温饱问题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基础。并且他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实行的地主地租制度就是家庭承包制度,那为什么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长期解决不了农户吃饭温饱问题呢?他们还认为,我国当初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仅仅几年后,我国农业生产就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状况,并产生了系列性的综合性的越来越严重的三农问题,且长期找不到有效解决办法。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