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对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思考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一度影响了全国农村基层的实践,并被政策部门和理论界寄予很高期待。“三变”的核心是通过土地确权和土地入股,让农民获得财产性收益。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教授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从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实践来看,只有具有特殊区位和资源优势地区的农村,才有可能通过“三变”让农民获得财产性收益。农民致富的主战场是城市,因为城市具有远多于农村的市场获利机会。农村是农民万一进城失败的最后退路,是缺少进城机会农民的基本保障。
正确把握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方向与着力点
——基于对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思考
贺雪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对于如何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值得思考和讨论。“三变”改革于2017、2018年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也试行了“三变”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三变”改革不仅在实践层面被地方各界寄予很高期待,而且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探讨。
“三变”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现实挑战
“三变”改革实质
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实质上是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整合农村闲置、零散资源,改变其配置和使用方式,通过股份合作制让其顺利与现代产业发展要素结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和价值增值空间”。资源变资产,就是将村集体的土地、耕地、草地、水域等自然资源和房屋、建设用地等使用权,作为可经营性资产经评估折价,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投资入股到经营主体,按股获得股权收益。资源变资产,是要将“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是要变“黑资源”为“绿资源”,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资金变股金,就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把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扶贫类、生态治理类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集中投入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或效益好的经营项目中,量化为村集体或村民的股金,让村集体或村民享有股份权利。农民变股东,就是让农民自愿将个人资源、资产、资金、技术发展要素入股到农业经营主体,成为股东;通过把农村自然风光、名树古屋、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作为资产折价入股经营实体,成为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