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口号喊得最响亮的人,背后隐藏着多少秘密?

2025-02-28 3996 2
作者: 空山新雨zxb 来源: 邹小月侃江湖

  客观地说,改开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也的确为中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改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纠结的问题,诸如官场腐败、利益固化等问题。

  一味地拔高、夸大改开成果,一则不符合当今事实,二则有回避现实问题和困难的嫌疑。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力度逐渐加大,腐败官员不管层次有多高,只要被发现,都会被拉下马的。

  在反腐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巨贪在官位上的时候,对“改开”表现得异常积极,大会小会激进的改开口号不断,每一项重要的事物,都要有意地和改开联系起来,给人们造成一个印象,他就是最积极、最彻底的改革派。

  但是,我们也不能“鸡蛋里挑骨头”,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只要正面的占有主导地位即可。但有一个现象是绝对不能回避的,那便是打着“改革”旗号反改革的势力,我们必须擦亮眼睛,不能被他们“支持改革”的假象所蒙蔽,要坚决防止它们反对改革的本质。

  这种势力极善于伪装,很会蛊惑人心,加上他们大刀阔斧的行事风格,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于是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实际上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谋取个人或集团利益,最终损害的却是国家和人民的长久利益。这种势力大致上有如下的表现:

  首先,改开早期的八九十年代,他们高喊改开口号,对下属企业或单位实行所谓“激励机制”,方法是简单的物质奖励。从理论上讲,物质奖励不是不可以,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利益分配细则缺乏阳光监督,因利益分配失衡而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最终致使大量国有企业失去民主气氛而走上了下坡路。

  借着“砸烂大锅饭”的风潮,压制国有企业原有的民主管理气氛,实行“厂长负责制”,导致管理决策一言堂,而被提拔的都是清一色的“改革派”,他们把不同意见者一律斥为“反对改革”,然后把这些人调离领导岗位,或者干脆撤职。

  豫北地区有一个大型国有纱厂,八十年代初有工人一万多人,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工人工资待遇让人艳羡。那位打着“改革”旗号的厂长空降该企业,“改革”措施铺天盖地,结果很快这个企业陷入困境,工人下岗,工厂停工,最后濒临崩溃而实行资产重组。

  企业资产重组与其说是一项改革措施,不如说是早期那些打着“改革”旗号反对改革的势力,夹杂着私欲的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一个个好端端的企业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不去重组还能干什么?

  现在,国人对当年国有资产流失痛心疾首,实际上“资产流失”只是最后一步,不得已而为之而已,而早期那些打着改革旗号,谋个人私利的“改革家”难辞其咎!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塞翁失了马,祸兮福所倚。
0条回复
心知肚明的走资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