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今朝:中国股份制改革决策科学性分析及未来走向

2025-02-25 1145 5
作者: 王今朝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摘要】“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十八大以来,国家已经在进行诸多重大改革,而且这种改革的力度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就连美国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革。以自动化生产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将会对中国和世界产生重大冲击。这种冲击必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向前发展。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究竟怎样认识股份公司制度,未来是否以及如何对股份公司进行改革。在中国经济科技不断发展,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人的政治素养是极为关键的。说到底,政治素养就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未来股份公司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如何真正加强党的领导,也就是要回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轨道上来。现在,已经有许多文献赞成中国这样做了。

  一、引 言

  当前,中国正在重回世界中心。2024年底,中国发布了第六代战机等新式武器,2025年春节,中国人热议DeepSeek、Tiktok和小红书。中美科技战几乎胜负已分。文化和文明的天平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中国倾斜。美国参议员马克·卢比奥——特朗普新任国务卿——认为,美国多位总统犯了大错。他说,“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中国却改变了资本主义”。美国国内大问题必然牵扯美国巨大精力,使它难以外顾。世界诸多国家也会牵制美国。

  当此之时,我们其实也面临一些改革积累下的问题。中国改革本来说的是对运行体制进行的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比已经大大下降了。过去一些年来,关于股份制改革的一些历史逐渐被当事人爆料出来,一些当事人在进行反思。这给我们深入思考股份制改革和中国未来如何进行改革提供了一种契机。

  二、1978年之后的二三十年,中国做好了搞股份公司的准备了吗?

  对此,我们先给出答案:没有。因为中国股份制改革是少数人强推的结果,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类似的问题,1978年之后的二三十年,中国做好了接受市场经济的准备了吗?答案同样是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做好了准备,我们国家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是党的代表大会及重要文件所推出的一些重要的改革政策,实际上也缺乏现实的稳固支撑。

  什么问题证明中国没有做好接受股份公司的准备呢?中国国有股份公司和民营股份公司暴露出来的巨大问题可以证明,只有少数民营股份公司为国家承担了使命可以证明,中国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可以证明,中央提出共同富裕遭到或明或暗的反对可以证明,股份公司本身的异质性可以证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导致中国就业格局发生根本的变化可以证明。它们不仅可以证明中国没有做好接受股份公司的准备,而且可以证明,那些当年主张搞股份制改革的人实际上既不懂中国真正的国情,也不懂什么叫股份制。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