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的世界秩序之变
全球形势已经走进新一轮大动荡、大改组的历史时期,这就是著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空前的大变局之下,世界将不断变化变迁,将不断焕发出新的战略面貌,这就是格局秩序之变。认真探讨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全球秩序都将发生什么变化,将怎样进行变化,这对于深化我们的战略认识,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秩序之变将呈现分门别类之态
世界秩序分门别类,各有不同角度,可以从领域上划分,也可以有国别视角,还可以从地缘战略的维度,在百变未有之大变局下,所有这些方面的秩序都将发生剧烈的变迁与变化。
从领域的角度看,要发生改变的首先是经济秩序。全球经济重心的历史性变化是世界秩序之变的底蕴与基础,这一变化将动摇西方中心论的经济基础,改变西方集团主导下全球经济秩序;还要发生改变的是政治秩序,各国的政治面貌与世界政治版图始终处在演化和演进的过程中,妄图打造普世价值与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不过是一些人狂妄无稽的妄想;在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变化的基础上,连锁派生的则是军事秩序与战略秩序之变,譬如美国的霸主地位日益衰落,新的军事大国与力量中心崛起,全球军事热点与战略重心转移,等等。
就国别的角度而言,全球秩序之变还体现为具体各国国家战略面貌的巨大变化。在这方面,人们可以列举出很多事例,譬如中国已经走在“强起来”的战略道路上,俄罗斯正在展现当年彼得大帝的雄风,印度要当全球战略大国的强烈愿望,日本的野心再次汹涌澎湃,土耳其、伊朗、朝鲜等地区大国迅猛成长,等等。从国家角度看世界秩序之变,往往更具有强烈的冲击性。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才宣称中国是国际秩序面临的最严重的长期挑战,他声称,“北京的愿景将使我们远离一直以来维持了如此多世界进步的普世价值观”。应该承认,中国的发展崛起让人类社会距离美国所奉行的“普世价值观”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从地缘战略视角而言,上述两种变化必然带来战略格局上的巨大变化
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一直在极力推动全球战略格局向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变化,要在全球实现压倒性、绝对化的战略统治,冷战期间是这样,冷战结束后仍然是这样,北约疯狂东扩,打造亚太版的北约,以及构建IPEF等,都是他们这个企图的具体展现。
与此同时,西方集团之外的其它国家并不甘心霸权的战略摆布,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更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坐以待毙,必然要奋起加以反抗。现在,俄罗斯的系列战略反击行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东欧地区的战略格局,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中亚军事地图,强有力地扭转了中东地局势。而中国则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改写地区和全球既有的战略框架,甚至连遥远的南天平洋都隐约出现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争夺。因此,不管中国等国家主观上是否愿意,伴随力量对比的变化,客观上都必然要塑造地缘安全上的新关系、新格局。俄罗斯强有力的战略进取必然要极大地改变其周边的战略环境,同样的事情也将发生在伊朗、土耳其乃至巴西、南非、埃及等国身上,中国将更是如此。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誓声称,美国“将影响北京周边的战略环境,以推进我们对于开放、包容的国际体系的愿景”。他的话固然是从霸权利益出发基于地缘战略霸权野心的直白表达,但也道出了世界秩序变化进程中地缘战略争夺的现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