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网络社会一些人的流氓化倾向值得注意


  社会上总有各种形式的流氓存在,网络空间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社会空间,网络社会上一些人的流氓化倾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人采取种种无赖伎俩向爱国网媒寻衅,针对爱国专家学者进行无耻的碰瓷。突出表现为如下特征:

  一是污蔑。著名护党爱国智库网媒“昆仑策”首当其冲。他们津津乐道的是以极其低级下流的语言,咒骂昆仑策为“昆仑厕”,说什么昆仑策“没有一篇文章说人话”,“散发厕所一般的臭气”。谁不知晓,在当下的民间网媒中,唯有昆仑策网媒是每逢必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而且发表那么多宣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文章。难道在这些人眼里,这都不是“人话”,而是“臭气”吗?真是信口雌黄、胆大包天!

  二是攻讦。这些人还发明了“左棍”一词,指名道姓地攻讦在昆仑策研究院等爱国网媒发表文章的爱国专家学者,动不动就给他们扣上“反对改革开放”、“极左”的大帽子。因为这些专家学者宣传弘扬爱国主义,于是就成了他们这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天天攻讦爱国学者,却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说“从来没有人攻击爱国主义”,其实这些流氓一直在攻击爱国主义,证据就是他们不许别人宣传爱国主义,谁宣传谁就被他们谩骂为“爱国贼”“左棍”,而像李嘉诚卖港口这一类引起全中国人民强烈愤慨的卖国勾当,以及美国霸权对华扼杀打压行为,在他们那里从来没有一个字表示不满。这难道还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三是蛮横。凡流氓都不会以理服人,网络上的这群流氓也是这样。他们不讲事实、不讲证据、不讲逻辑,从头到尾都在耍横,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那个已被有关部门查禁的“Jim博士”,现在前仆后继的,又有个“孙正清源”跳得很凶。这家伙胡搅蛮缠、见谁咬谁,在今日头条上发的那些破烂货不但毫无建设性价值和意义,而且拙劣不堪,让人不忍卒读。笔者也被他疯咬,但从不屑于同他争论。因为这类疯狗般的东西除了会咬人之外,文字狗屁不通,更毫无逻辑可言,其水平实在不堪入目。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这些现象并不是孤立、个别的,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原因是网络社会事实上仍处于放任自流的野蛮生长状态;另一个原因也不排除某些买办资本黑恶势力在背后捣鬼,花钱买疯狗,专咬爱党爱国的正能量,试图造成社会舆论混乱。窃以为,这件事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在这个技术迅猛发展新时代,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达和组织动员,比传统的动员组织方式更快捷、更迅猛,覆盖面也更加广大,因而也拥有更加突出的优势。相比之下,传统权力机构和旧有治理方式越来越显得疲软乏力,传统正规媒体的组织号召力与思想引领力相形见绌,难望网络平台之项背。大部分人已将思想表达与情感生活主要聚焦在网络空间,在这个全新的空间中活跃着各种新社会组织、新从业人员,承载着许多人新的汇聚方式、新的生活渠道。可以说,各种人群正越来越多地汇聚到这里,网络社会已经发育成长为聚拢民众、汇聚民情的新天地,也因此成为诞生民间领袖的新舞台。这其中,既有思想与价值的传播,也有情绪与感情的发泄;既有护党爱国的正能量,也有反党卖国的负能量。因此,网络社会明显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相当突出的正反两面,立足这个空间进行新型的“打黑除恶”已经变得非常必要、相当迫切。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