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4小时,美国连出4个大动作针对中国!
过去24个小时,美国从多个方向上,启动了直接针对中国的重大动作。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1年贸易议程报告,指责中国通过胁迫性的“不公平”贸易侵犯美国利益,并说要“对中国贸易行为采取强硬政策”。
同一天,五角大楼的中国工作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声称将在4个月以内拿出一个“针对中国”的具体方案。
还有两名美国议员继续炒“美台建交”的冷饭。
另有消息称,国会两党正在酝酿起草一份号称要“强化美国供应链”“击败中国”的新法案。
拜登政府一改上台之初在涉华问题上的谨言慎行,开始密集出招,而且,远比特朗普政府更有章法。
如何应对,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01
“拜登政府将对中国贸易行为采取强硬政策。”
3月的第一天,美国公布了拜登上台后的首个贸易议程。在这份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的年度报告书中,中国首当其冲,被特别列为“拜登政府将处理之国家”。
报告攻击中国存在限制市场准入、设置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强制科技转移等“不公平贸易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声称:“拜登政府将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应对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
其实,针对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指责并不新鲜。特朗普也是抓住“不公平”做文章,奥巴马时期的“搭便车”说法也大同小异。
至于什么是“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USTR没有明说。不过,报告特别提到,应对中国挑战将要求有一个“全面性的战略”和“比最近的零敲碎打更系统的方法”。
报告还点明要与盟友对华施压的五大产业领域:钢铁、铝材、光纤、光电以及其他中国是关键供应者的产业。
美国候任贸易代表戴琦在上周的提名听证会上称,美国应对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现有工具箱存在局限,因此应该认识到建立“美国盟友的联合阵线”的重要性。
在星期一对参议员提问的书面回答中,戴琦又补充了自己对于中国所谓“不公平”贸易和经济行为的看法。
一方面,她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云计算等市场竞争受阻归咎于中国的“审查制度”,认为应该将这种“审查制度”也视作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她又提出可以通过双边磋商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如果磋商无效,应“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虽然戴琦并未说明具体什么行动,但威胁的意味很明显了。
另外,上面也提到,国会两党正在酝酿起草一份号称要“强化美国供应链”“击败中国”的新法案。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这项新法案正是去年所提出的“无尽边疆法”的升级版,目标是保护美国半导体供应链及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所有(关键产业)领域击败中国”。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