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电贺戈尔巴乔夫生日,却为何对普京恨之入骨?

2021-03-05
作者: 后沙 来源: 后沙

  3月2日,是苏联第一任总统,也是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的90岁生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当天向他发去生日贺电。在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时期,拜登的举动有些出人意料。

1.jpg

  拜登在贺电中说:“我代表美国人民祝贺您90岁生日快乐,这是您传奇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感谢您对自由的忠诚以及您数十年前做出艰难决定的勇气,世界已变得更安全,这至今仍然是灵感的源泉。”

  也就是在这一天,美国与欧盟宣布对俄罗斯发起了新一轮的制裁,包括2014年对俄制裁也将延续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给戈尔巴乔夫祝寿,显得非常突兀,动机也令人怀疑。

  贺电里夹杂着明显的私货:

  “自由的忠诚”,一个大国领导人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对国家的忠诚?

  “艰难决定的勇气”,一位总统宣布自己的国家就此灭亡,当然需要勇气,不知道拜登有没有这种勇气?

  “灵感的源泉”,诈骗团伙无比思念那位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完美受害人”。

  比拜登更早发出贺电的是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他感谢戈尔巴乔夫在两德统一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也挺讽刺的,帮别人国家统一,而自己国家在分裂。

  普京当天也向戈尔巴乔夫发去贺电,“请接受我对您90周岁大寿的祝贺。您当之无愧的卓越的一代风云人物,您是杰出的当代政治家,对国家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前一半是客套,后一半是模棱两可。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恩怨跟普京没什么关系,再说他也没有直接攻击普京,就供着好了。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网民当天对他的评价,只有5%的人持正面态度,94%对他持负面评价,1%说不清。

2.jpg

  页面上骂得很难听:“看法的确很稳定--屎就是屎!”

3.png

  斑点狗……我们以前还是太年轻了,他根本没权利那么做。

  还有,“下流货、叛徒!自己倒是为自己铺好了路”、“5%—这刚好是寡头、“朋友”与他们的仆人,小偷跟骗子”、“他出卖了国家,导致数百万人遭殃,历史不会原谅他。我们知道,地狱的折磨在等着他……”

  拜登这封贺电,看来并不能引起俄罗斯人对美国的好感,反而会令人觉得居心叵测。

  全世界或许都要感谢戈尔巴乔夫的“贡献”,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方面,但对于苏联(俄罗斯)人来说,他简直就是一场恶梦。

4.jpg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苏联也不是一日倒塌的。戈尔巴乔夫承担不了所有责任,但他背叛了自己的党、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国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喜欢的人,会被捧上天,成为自带光环的圣者,如曼德拉、甘地、特蕾莎修女、马丁.路德.金、哈维尔……

  美国憎恨的人,会被贬入地下,成为头上长角的恶魔。

  最遭丑化的莫过于苏联领导人,列宁、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唯一例外只有戈尔巴乔夫,美国人甚至亲昵地喊他“戈比”,一点都不难为情。

  对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及乌克兰等独立国家总统,美国谈不上爱或恨,他们都无力反抗美国,只是G7集团会客厅里的乞丐,谁会恨一个乞丐或爱一个乞丐呢?

  2000年普京出现后,美国又找到了“憎恨”的目标,哪怕俄罗斯曾是美国所说的“民主典范”。

5.jpg

  憎恨普京,并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有什么不同,而是俄罗斯不再那么好骗了。1999年美国违背誓言,进行北约东扩;2003年格鲁吉亚“天鹅绒革命”;2004年颠覆乌克兰政权……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全是敌人,而这些敌人都是由美国领导,普京选择了以导弹对导弹、以坦克对坦克的政策。你居然不接受被战略窒息?那你就是“民主”的敌人。

  美国如果能再遇上“亲爱的戈比”,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亲爱的戈比

  意识形态是苏联的承重墙,但从1986年开始,戈尔巴乔夫偏偏敲掉这面承重墙。

  他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公开性”、“新思维”运动,让亲西方作家、记者、艺术家、学者不断扩大话语权,而自然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这些知识分子则受到冷遇。

  艺术工作者们公开要求“将艺术还给艺术”,称不再为意识形态服务,然而,实际他们在自觉地为西方意识形态服务。

  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能得到美国如此喜欢?因为他允许让文艺界用苏联的资金、人力、物力,去从事反苏电影拍摄、书籍出版、报纸发行……

  戈尔巴乔夫文艺政策造成的最大恶果是:

  没有艺术家再愿意为国家说话,也不愿意创作反映社会积极向上面貌的作品,否则,他们将被视为保守分子,得不到资金支持和社会荣誉。

  当时苏联为什么不制止以辱骂自己国家为荣的行为?因为在1986年3月,是戈尔巴乔夫主动公开邀请他们这么干的,这叫“新思维”。

  美国很配合,1987年,反苏影片《悔悟》得到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另一部反苏影片《主题》则力压好莱坞大片《野战排》拿下柏林金熊奖。

  戈尔巴乔夫对此感到满足,他觉得西方正在被他的“新思维”折服,无论谁提醒他,这些电影在颠覆苏联历史、扭曲社会现实、诅咒国家未来,他都无动于衷,因为他已经陶醉在西方媒体的赞美之中。

  接着,《星火》、《苏联文化》、《莫斯科新闻》、《旗帜》、《新世界》等主流报刊杂志,全部换上亲西方主编、总编,最后连《真理报》也跟这些媒体反对苏联的一切。

  社会舆论充满了:历史虚无主义、宗教主义、民族主义、怀念沙皇、鬼神论、无政府主义、性开放等论调,唯独拥护苏共的言论不能出现。

  美国非常清楚苏联这条路将通向何方,怎能不爱他?戈比领导苏联六年,与美国总统会面多达11次,比美英领导人会晤还要频繁。

  1993年,戈尔巴乔夫在巴黎承认,他与里根总统1986年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会晤时,就准备将苏联交由美国“朋友”处置,他相信美国会善待苏联。

  戈尔巴乔夫不断用让步来满足美国,总是先考虑美国利益、美国感受。事实证明,这非但不能感动美国,反而只能令苏联日益被动。

  在国内,亲西方行为又加剧了反苏、反社会主义力量日趋活跃,最终导致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消失。

  国家解体后,他从苏维埃巨头变成广告界小丑,转型转得如此自然,而数千万人民被抛进了“休克疗法”的深渊,货币崩溃、存款蒸发、工资拖欠、福利消失……至今戈尔巴乔夫还认为自己是对的,错的只是别人,比如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这样的野心家。

  可恨的普京

  跟戈比相比,普京非常可恨,他处处与美国“作对”,在叙利亚、在伊朗,在乌克兰危机中,寸步不让,顺便“拿走了”克里米亚;在国际政治上与中国背靠背,还部署了战略核导弹吓唬北约……

  同样是电影,西方拍摄的《斯大林之死》2018年在俄罗斯被封杀,普京竟然不让美国人在俄罗斯上映侮辱俄罗斯历史的电影,太奇怪了,怎么能这样?

  这是苏联解体以来,克里姆林宫第一次下令禁止一部西方电影,美国很不习惯。

  而美国钟爱的“异见人士”,著名女记者波利特科夫斯卡娅、人权律师马尔克洛夫、前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不是在电梯里被枪打死,就是掉河里淹死,还有在大桥上被枪杀。花了这么多钱培养,给了这么多奖造神,居然说没就没了,无论真相如何?这锅一定要甩到普京头上。

6.jpg

  2016年美国大选,通俄门爆发,普京成了特朗普的幕后操纵者;2020年美国大选,普京的干涉又是热闹议题。

  美国憎恨普京,尤其民主党、建制派,是因为俄罗斯令美国觉得在有些地方施展不开手脚,而G7会客厅里少了一位乞丐,多了一位与美国硬碰硬的对手。

  美国今天又在惦记戈尔巴乔夫,是因为他将一切任由美国摆布,外交可以让步、军事可以让步、意识形态可以放弃,国家安全?不存在的。

  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会见苏联作家代表团时说过:美国不是怕我们拥有核武器,而是怕我们拥有“民主”!多么可爱又天真的“民主宝宝”?

  拜登向戈尔巴乔夫献上了鲜花,同时向普京伸出了拳头。他在向俄罗斯释放一个信号:想友好相处吗?想得到鲜花吗?莫斯科还有机会合作,毕竟有个很好的榜样在那里。

  但普京不可能是戈尔巴乔夫,就像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总裁德米特里•塞姆斯在2月27日提醒拜登政府的那样,俄罗斯人不愿再看到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后期“耻辱”的一幕。

  从美国对戈尔巴乔夫和普京的态度巨大反差可以看出,一个与美国存在重大利益冲突的大国,如果有一天美国舆论对其不造谣抹黑了、不恶毒攻击了,反而天天吹捧、赞美着,那这个国家肯定在面临可怕的危险。

  美国如此喜欢戈尔巴乔夫,那就祝美国迎来跟苏联一样的美好结局,这样世界才会更加安全。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