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罚款”
“钱呀,赚钱,钱要不要?”
“钱我要啊,但是你得有底线吧?不能背着良心啊!”
1
敛财的手段千奇百怪,搞钱的方式别具一格。
近日,甘肃酒泉市。
第六中学的一名班主任丁某,火了。
丁老师的“火”,源于她的神奇罚款方式。
丁老师在微信群中规定:
迟到罚款、作业没写完罚款、考试成绩退步罚款。
每次罚款金额,10元—500元不等。
上学的时候“不听话”要罚款,放假的时候,家长们以为就解脱了?
——你想多了。
假期的时候,丁老师照样有办法搞钱。
放假规定,学生每天6点半起床用手机打卡,迟到一分钟罚款10块,不打卡罚款20。
短短的一个3天假期,丁老师凭借着这个神奇的罚款,创收上千元。
罚款家长肯定不高兴,但有的孩子却很“高兴”。
因为只要你交了罚款,不写作业,考试不及格,上课睡懒觉,都没事。
——钱罚到位了,少爷不来上学都没事。
当然,有罚款就得有奖赏,毕竟丁老师是个文化人,讲究“赏罚分明、公平公正。”
那么,给好学生的奖励是什么呢?
——5块钱的零食,10块钱的笔记本。
大头进、小头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就这样,两年的罚款生涯里,丁老师搞了七八万块钱。
——家长也是人才,真能忍啊,居然忍了两年。
2
大概是家里罚得没钱了,总算是有家长“憋不住”了,反映举报了丁老师搞钱的事。
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局长表示,纪委已介入此事。
具体数额没有家长反映的这么多,对该教师会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退回钱款。
你看,神罚款背后,必然就有神回复。
哪里罚款了七八万啊,顶多也就四五万。
——自行车轱辘都漂成啥样了,都这时候了,你还跟我较那一米两米的真,有意思吗?
对丁老师通报批评。
——犯罪的成本太低,维权的成本太高。
恰因如此,这个世界的罪恶才会那么猖獗,底层才会那么辛酸。
环卫工人扫马路,一平方米内不允许超过5g的泥土,否则罚款200,70岁的老大爷,年纪和我们的爷爷一样大,月薪1500。
他们管这个工资收入和惩罚力度,叫做合情合理。
今天一个丁老师无节操搞钱,搞了整整两年,最后的惩罚是“通报批评”。
等到风声过去,举报的家长,丁老师肯定为他的孩子准备了很多双小鞋...
“老子搞钱敛财怎么了,你去举报啊,举报完了,老子屁事没有,到时候接着搞你。”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只可惜,鬼谷派早就没了传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