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的时代,“颓废” 的郑智化


  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

  渐渐的忽略了父亲母亲和故乡的消息

  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戏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

  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

  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

  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

  这是台湾歌手郑智化在90年代霸屏电视荧幕的歌曲《水手》中的一段歌词。

  郑智化的歌曲曾经伴随过我的中学时代,然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其实并没有真正听懂郑智化。

  中学时代,“身残志坚”的郑智化以及他的歌曲曾被我误以为是“励志”的楷模,直到今天,在网上随便搜索“100 首打工者必听的励志歌曲”或“十大励志歌曲”之类,郑智化的《星星点灯》总能入选。

  到我真正能听懂郑智化的时候,已经是踏入社会后遭遇过“毒打”,且不再有时间去听流行歌曲的青年时代。作为记念,便是在硬盘里一直保留着几十首郑智化所创作的歌曲的mp3。

  说郑智化是“励志歌手”,这恐怕是对郑智化最大的误解。

  如上面摘引的那段《水手》歌词,你能听出一丝所谓的“励志”吗?哪怕牵强地说“励志”,也无关“成功学”,更多是挫败后的自我疗伤。

  而即便是频繁出现在“励志”曲单的《星星点灯》,所描绘的也是这般灰暗的情景: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天其实并不高,海其实也不远

  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

  学会骗人的谎言,追逐名利的我

  在现实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

  看着你含泪的离去,想着茫茫的前程

  “星星点灯”不过是黑暗中孤独无助的聊以慰籍,气馁、彷徨、无助才是现实的常态。

  这样的郑智化,简直就是“颓废”啊。

  然而,今天再仔细去聆听郑智化,发现他简直就是“预言大师”。

  没有人在乎我这些烦恼

  每个人只在乎他的荷包

  我常常喝着可乐 我吃着汉堡

  只是心中的空虚 饥渴无法填饱

  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

  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躺平”这个词今年才在打工人群体中流行起来,回过头来看我们才发现,郑智化才是“躺平”的先驱,这首1989年发布的《中产阶级》竟是如此真实的“躺平”写照。

  还有1990年发布的《蜗牛的家》: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

  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浪迹天涯

  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

  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

  这不就是十年前流行的“蜗居”的写照吗?郑智化的《蜗牛的家》发布的时候,大陆人民还在享受福利分房的尾巴;数年后,“住房产业化”便已开始;十数年后,台北与北京竟已是如此的“近”。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台湾虽小,但是过程并不简单。当大陆的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的时候。它已经到了中级,甚至高级阶段了。台湾的过去,是大陆今天。那么台湾的今天,就应该是大陆的明天唠。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