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波兰和白俄罗斯的“难民战争”是怎么回事?
入冬以来,立陶宛、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线上的难民问题越闹越大,被欧媒称为了“难民战争”,还闹上了联合国安理会。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前天打电话给德国外长马斯,请求德国对白俄罗斯实行严厉制裁。德国外交部表示赞同在欧盟框架内以严厉制裁回应白俄罗斯。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波兰一致谴责白俄罗斯制造了难民危机。
白俄罗斯则拒绝了所有谴责,卢卡申科总统指出:因为西方的制裁,导致白俄罗斯“没有钱,也没有力量”再遏制非法移民流入欧盟国家。
立陶宛、波兰正调派军队前往边境线,将难民强行驱逐回白俄罗斯,并且使用了催泪弹和暴力手段。
然而,立陶宛、波兰面对的难民却越来越多,漫长的边境线根本无法完全设防,只能请欧盟出手相助。
一向高举欢迎难民大旗的欧盟,这次终于装不下去了,它们威胁要对白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
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呼吁欧盟帮助波兰保卫外部边界,并指出成员国需要团结一致。
爱沙尼亚、法国、爱尔兰、挪威、英国、美国,阿尔巴尼亚则在安理会联合指责白俄罗斯假借难民问题来破坏邻国稳定。
白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雷巴科夫昨天回击说:立陶宛和波兰利用“安置难民”问题骗取欧盟资金。“白俄罗斯根本不是难民问题源头,这些人不是要停留在白俄罗斯,而只是想要过境”。
立陶宛这样的国家早就应当被人扒皮:它们一边利用欧盟成员国身份,向欧盟诈骗资金,称要安置难民;一边实施反难民政策。
白俄罗斯在与立陶宛、波兰关系没有极度恶化前,一直尽可能地在自己境内安置难民,并在边境部署武装人员和设置障碍(铁丝网等),以确保难民不会直接进入欧盟范围之内。
这是欧盟与白俄罗斯的默契,白俄罗斯也因此得到欧盟的”补助“。
本来相安无事,但从去年8月白俄罗斯总统大选后,美国、欧盟出于政治因素,公然宣布卢卡申科当选无效,将得票率不到10%的反对派领袖季哈诺夫斯卡娅强行册封为“总统”。
立陶宛扮演了西方“首席走狗”的角色,在大选结果出来前就“收留”了季哈诺夫斯卡娅,大选之后又一直为她提供政治活动保障。
波兰扮演了颠覆卢卡申科政权的直接行动者角色,包括政变计划都是在华沙进行的。
波罗的海其它两国则为这一目标摇旗呐喊。
白俄罗斯与立陶宛、波兰等邻国关系一再恶化,难民问题早晚会发生。
小国打“群架”,背后是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美欧VS中俄。大国对白俄罗斯所持的不同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问题是冲在最前面的小狗,像立陶宛,并不具备跟邻国对抗的实力,白俄罗斯尽管以一打多,但要是发起狠来,立陶宛马上撑不住,“开闸放难民”就能把它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