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日期,正确修改意义重大
关于教师节日期的议论,大概已经三十多年了。稍微有点公正良心的知识分子,都不会等闲视之。原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最初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公开提出改掉“9·10”教师节,而且连续十年,据称2013年仅差一点力量通过,却被搁置下来了。虽然议案没有成功,但是李汉秋教授的精神可嘉。在议案中,李汉秋教授提出教师节的日期为孔子生日“9·28”。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李汉秋教授特别关注节日的人文内涵,认为中华民族既然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就必须高度重视人伦,毕竟人都是血肉有情之物,而孔子是“至圣先师”。李汉秋教授的这种想法,也不算错。况且“9·28”距离国庆节比较近,学校和教师工作不像9月1日刚开学那么繁忙。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李汉秋教授是良苦用心,明知达不到最佳的目标,只好退而求其次,哪曾想到,其次目标也没达到,但是他尽心尽力了。这种提议,毫无疑问需要勇气。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张宏良、艾跃进、孔庆东、韩德强等著名红色教授,公开传承红色文化,努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关于教师节的改期问题,他们也必然苦思不少,尤其是张宏良教授身为人民教师,很早就公而忘私振聋发聩提出:本来已经有劳动节,还要什么教师节?一般而言,弱者才需要节日,况且教师节定期“9·10”,是不合情理的。
试问那些少数成天拨弄着个人利益算盘的教师们,是否感觉有点汗颜。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认真教书育人。私心严重的教师,不可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总是想着名利双收,而不会考虑什么教师节改期问题。所以关于教师节的改期问题,也不能由那些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教师说了算。
1985年1月21日,全国六届人大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毫无疑问是一件重大事情。当时,很多人感觉非常奇怪:毛主席逝世于9月9日,教师节竟然定为9月10日;为什么不是9月8日或者之前某日,为什么不是9月11日或者之后某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真可以让人联想穿越时空纵横上下古今许多岁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能够进入庙堂参政议政的人,绝大多数都有文化,有文化的人头脑都不会简单,考虑问题必然周全经过深思熟虑;提议和决定教师节作9月10日的人必然是高智商而且胆量大有气魄,因为9月9日是开国领袖的忌日。
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一天,教师们应该庆贺?如果这样,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提议将9月10日作教师节,通过全国人大,作出这个重要决定,势必在广大教师心中造成一种印象:那个年代,教师被叫作臭老九,如今毛泽东已不在人间,你们成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