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为什么小微企业撑不下去了?


  1

  抱怨

  新冠疫情以来,小微企业压力山大,焦头烂额,叫苦不迭。

  不少小微企业主抱怨:“税负太重,撑不下去了”。尤其是说到疫情期间“员工收入比我的还高”,小微企业主就愤愤不平,并把原因归咎于“国进民退”……

  晚近以来,官府想方设法为小微排忧解难,但小微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内卷,生存越来越艰难,几近成了无解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经济学有一个反映企业生存状况的指数,叫PMI指数(注1)。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1年以来,大企业的PMI指数有95%的时间高于“50%荣枯线”,而小企业的PMI指数却只有12%的时间高于“50%荣枯线”。二者的差距在2016年底达到最大值,直到最近二者的差距依然高达3个点左右。(注2)

  “50%荣枯线”是啥意思?简单说,PMI指数高于50%,企业就活的比较滋润;PMI指数低于50%,企业就活得很惨。所以,50%被定义为经济状况的“荣枯线”。

  近十多年以来,小企业只有12%的时间高于“50%荣枯线”,那么微型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且不说小微企业的“两高两难”了(即“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即便是“员工收入比我还高”的反常现象,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小微企业中恐怕也不是个例。

  所以,当小微企业主因“员工收入比我的还高”而愤愤不平时,我就想起了《武林外传》。

  《武林外传》是一部幽默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同福客栈老板佟湘玉虽然是掌柜的,但却经常被她的伙计“欺负”和“要挟”。佟掌柜与伙计们的八卦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小微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真实关系(不过,今天小微企业的竞争环境远比同福客栈恶劣多了)。

  也就是说,小微企业主的身份虽然有幸忝列“资产者”队伍,但其地位与其说更接近资本家阶级,不如说更接近个体户和劳动人民。

  有趣的是,将小微企业竞争越来越内卷的原因,归咎于“国进民退”,归咎于官府对“民企”(其实就是“私企”)的歧视政策,这不仅是主流经济学的定论(注3),也是很多小微企业主的看法。

  我认为,这样的“定论”把人们的认识带入了严重误区,有必要给与澄清。

  2

  根源

  公允地说,在疫情的压力下,“税负太重”以至于“撑不下去了”,是很多小微企业的真实感受,并非虚言。但是,小微企业越来越内卷的根源,却并不在于“国进民退”。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12至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