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3.15,流水的道歉信!资本为何能一直肆无忌惮?

2022-03-17 3930 8
作者: 红色青年白依依 来源: 红歌会网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中央电视台从1991年起都会在这天晚上播出“3.15晚会“,揭露、曝光社会生活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例,并想以此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除了央视曝光一些资.本黑幕之外,各个地方媒体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配合,如我昨日写的《记者曝光双汇工厂真面目,资.本的罪恶远超想象》就是江西地方电视台揭露的案例。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央视“3.15晚会”的带动下,每年确实能够让广大群众看到很多资.本的罪恶,也能让广大消费者在短期内提高警惕,规避一些消费陷阱。

  如在昨晚的“3.15晚会”上曝光的“部分老坛酸菜包竟是在土坑腌制而成”和“被操纵的口碑”等确实让人感到愤怒、恶心,至少会使得部分消费者在短期内至少不会再购买“老坛酸菜”系列的方便面。

  然而,这样的曝光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又是否能促使曝光企业终止违法、违规、坑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呢?

  我想,只要看看“3.15晚会”前后的一些现象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3.15晚会”之后立即迎来的便是各曝光企业的调查声明或者道歉信,好像这一切都在资.本的预料之中,而公关团队也早已准备就绪、蓄势待发。

  更有甚者,竟然有企业曾在“3.15晚会”还未播出该企业违法违规的行为时,就已经将事先准备好的声明发了出来,使得本想用迅速道歉来换取大众信任、谅解的行为变得画蛇添足而徒增笑柄。

  2020年的“3.15晚会”因疫情原因延期至7月16日晚。就在当晚,“趣头条”抢先央视晚会一步发出了声明。

  也难怪如今“3.15晚会”被许多网友戏称为“道歉晚会”。

  第二,纵观前些年的“3.15晚会”曝光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违规违法问题会多次重复曝光,也就是说以前曝光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例如:

  1、app随意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

  2013年:安卓手机APP存在盗取用户信息隐患,网易搜集邮件用户资料;

  2015年:联通公司员工偷偷利用消费者留下的身份信息再次重复激活开卡,完成开卡任务,余下手机卡20元/张卖给卡贩子,卡贩子卖给诈骗犯;

  2019年商场探针盒子获取顾客隐私拨打骚扰电话,直接对标今年人脸识别摄像头;

  2020年315点名50余款手机软件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特别是一些借贷APP,直接成了重灾区!

  2、医药产业乱象。

  2013年:央视曝光膏药虚假宣传,神医实为演员;

  2014年:鱼肝油企业违规生产婴幼儿食品;

查看余下4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