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岩:谈一点历史真相
很长一段时间,我除了看描写重大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外,不看其他的电视剧,因为这些电视剧大都是歪曲我们所经历过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的。
最近,有朋友告诉我各大报纸在宣传《人世间》这部电视剧,说是反映当年现实生活,最接地气的。要我一定看看,于是我就看了一下。
这部电视剧主要是描写没有上山下乡、留在城里的青年工人的生活百态,当然也涉及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
刚好,我上山下乡了,两个弟弟没有上山下乡,先后在工厂当普通工人,1975年我从农村抽调回来也是当的工人,父亲下放到“干校”两年多,这就提供了与《人世间》进行对比的条件。
我大弟弟1965年初中毕业,1966年上半年就去当工人了。“文革”中和我插队期间回家,就经常和他一起去他的青工朋友们家里。他们在干什么呢?1968年7月21日广播中公布了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他们所在的工厂也办起了“七·二一大学”。他的这些青年工友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知识不够,都积极地报名上了“七·二一大学”。几次去,都看到他们在讨论“七·二一”大学的课程内容,研究技术革新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对机械零件的“三视图”画法。当时我没有上大学,也没有学过机械制图,他们可是从16、17岁学徒开始就在老师傅指导下学习识图,加工零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似懂非懂地在一边听。后来上了大学,学机械制图时回忆当年他们的讨论,真感到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的伟大,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啊!大弟弟在工厂的“七·二一”大学毕业后,就进行了几项技术革新,取得了成绩,后来考入了河北机械学院,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到厂里担任了计划调度科长和汽车总装车间的成绩主任。他在“七·二一”大学的同学都是各车间的生产技术骨干,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其中一个还成了国家级的“航模”制作的教练。
我小弟弟1969年初中毕业,当年积极要求去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因为我父亲“没定性”,不批准他去,他就和我母亲闹。我母亲写信告诉我,她是支持小弟弟去的,而且一直认为守在父母身边是没出息的,要我给小弟弟讲清楚道理。当时我被大队推荐担任村里七年制学校的民办教师,教七年级(初中毕业班)的所有课程,也知道小弟弟初中知识不扎实,就把我教学的课本多买一套给他寄去,要他自学,做课后的练习题,每周把做好的习题寄给我,我批改后再寄给他。一直到“九·一三”事件后,我父亲“解放”,由父亲批改他的作业。后来小弟弟也去工厂当了工人。一次他们工厂生产氯气的车间跑气了,几个人上去都被熏倒了,他不顾一切地爬上去,把阀门关紧了,下来就中毒昏倒了。那次他是上夜班,住在厂里,母亲开始不知道这件事,父亲到基地出差去了也不知道。小弟弟在医院躺了一天一夜才脱离危险。厂里开车把他送回来,母亲才知道这件事。后来我问他,你已经看到前面的同志被熏倒了,怎么不采取防护措施就上去了?他说,那时候情况紧急,顾不得那么多,我年轻,我不上谁上。他还在工厂组织的野营拉练中担任司务长,安排几百人队伍的“吃喝拉撒睡”,因为工作做得好,受到了厂里的表扬。他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学习石油化工。后来突破了“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这项技术的封锁、垄断,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