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主张如何看待中医?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十分关心中医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卫生资源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就如何发展新中国的中医事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精辟论述。
如何看待中医,毛泽东主张“要批判地接受”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
在延安时,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毛泽东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往往痛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仍不见效。当地的开明绅士李鼎铭是位有名的中医,一次他到杨家岭来看望毛泽东,见毛泽东身体不适,他为毛泽东切脉之后,很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了。毛泽东把李鼎铭开的四服中药吃了下去,果然疼痛很快消失,胳膊也活动自如了。这使毛泽东亲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毛泽东又介绍李鼎铭为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治病。很快,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不久,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他们活跃在各个部队。
然而,由于中医产生于中国古代,其哲学基础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理论,容易与玄学、封建主义文化混为一谈。
长期以来,对中医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倾向:一种是对中医抱着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说中医“不科学”,中药“不卫生”;另一种是把中医神秘化,认为中医“百病皆治”“完美无缺”,不需要用现代科学、也不能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加以整理和研究。
如何认识中医,怎样利用中医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毛泽东主张科学地看待中医。他在充分肯定中医药学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医药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少现代科学的解释,应加以提高。毛泽东说:“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中医必须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
1953年12月上旬,毛泽东认为对中医“必须批判地接受,把其积极的一面吸收过来加以发挥,使它科学化;另一面,对不合理的要研究,分析批判”。1954年,毛泽东强调,中医几千年前用的“‘体育’‘按摩’等,里面虽有些唯心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将其中好的提炼出来”,毛泽东强调研究中医药要从整体上分析、从临床疗效上分析。
◆1950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题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