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付中国,美国布下包围圈,却被一招破功
美国始终把中国当成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时刻想方设法遏制中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除了拉拢欧洲共同制裁俄罗斯,支援乌克兰,也不忘在亚太地区利用各类棋子发起对中国的围堵,甚至搞起了亚太版北约东扩,欲将日韩拉入其中;在南亚则发动颜色革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内乱都有美国的影子。
地缘政治的各种动作背后,本质上是经济利益的考量。
真正让中国警惕的,还是美国在经济、金融层面发起的总体战,即以美联储激进加息为武器,通过左右全球资本的预期,引导美元回流,迫使人民币快速贬值,从而打压中国资产的价格,转嫁通胀和经济危机。
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超过3000个基点,从高点贬值幅度超过5%,中国资本市场也遭遇了快速下跌,其主要原因就是美联储加息引发的资金外流,叠加疫情防控之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美联储此次加息50个基点,是22年来的首次,也是此轮加息周期的第二次加息,同时,宣布将从6月1日起缩减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可见美国在高通胀的压力之下,货币政策收紧的幅度在加大。
戎评此前就说过,美国撺掇俄乌冲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配合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完成对其它经济体的财富收割,首当其冲的就是欧元区,其次再是新兴经济体。
因为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中断了对欧洲国家的部分能源供给,推升了全球能源价格,美国也受到了高通胀的困扰,但是,它有美元霸权这个强有力的工具转嫁危机。
从而我们看到,美联储开启了激进加息的进程,欧元区通胀飙升至历史高位,而新兴市场方面也开始隐现出危机,比如土耳其的4月通胀率就飙升到了70%,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投机氛围浓厚,泰国和新加坡的货币大幅贬值。类似过去美元加息刺破泡沫,引爆经济危机的风险在急剧上升。
中国的人民币也出现快速贬值,虽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相对稳定,但相对美元却贬值明显,这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引发了非美元货币的贬值。作为全球重要避险货币的日元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贬值,表现远不及俄罗斯的卢布。
其实俄乌冲突之后,人民币出现了一轮快速升值的过程,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反弹,上海等重要城市实施静态管理,导致3月经济数据下滑明显,人民币汇率也转向贬值。因此,此轮人民币贬值过程,是受到国际国内双重因素的影响。
一是,中美货币政策脱钩,中美利差开始倒挂,引发资金流出预期。
4月中国央行不仅对本币降准25个基点,而且对外汇降准1个百分点,前者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后者则直接针对人民币贬值,希望扭转汇率单向下行趋势,引导汇率在合理水平的双向波动。但是政策的提振效用有限,特别是在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后,人民币汇率重返下行通道且幅度较大。
此外,中美国债利率也出现了倒挂,这是引导资金预期的先导指标,表明资金在美国的无风险利率更高,因此,他们会卖出中国资产买入美国资产。
二是,中国因为疫情防控等因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无法给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
由于防疫模式不同,西方国家在“躺平”之后经济出现了一定的修复和反弹,中国在“动态清零”模式下必然会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但这只是短期的。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大上海保卫战取得最终胜利,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会随之调升,那么,人民币汇率长期贬值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
而且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导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某种程度上,人民币贬值是稳住出口的一种策略,因为内需特别是消费还比较乏力,投资也趋向饱和,唯有稳住出口才能保住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因此,人民币贬值也并不完全是美联储加息引发的客观结果,而是加入了中国政府的策略考量。
其实,考虑到经济增长要素,美联储的加息并没有那么大胆,鲍威尔就明确表示,增加75个基点并不是委员会正在积极考虑的事宜。也就是说,即使未来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也不太可能进一步大幅加息。
而美国则把缓解高通胀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也就是拜登政府准备降低对华关税。这意味着对特朗普时期贸易政策的全面逆转。
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间之内,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成为推高美国通胀的推手,这不是加息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因为利率影响的是需求,而关税影响的是供给,要治理通胀必须供需两端发力,且降关税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就成为拜登政府迫不得已选择的一招。
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对大量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2019年开始,美国因新冠疫情、芯片荒、超发美元、制造业缺失等,通胀率屡创新高,对华加征的关税反而成了给美国自己带上的“紧箍咒”,美国商界和普通消费者对这项强制性措施表示强烈批评和反对。
拜登上台后,并没有顺应民众呼声降低或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一直拖到现在,美国经济面对高通胀的威胁熬不住了,才考虑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近日,美国方面频频放风,称正在考虑降低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日前发布声明,四年前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两项行动将分别于7月6日和8月23日结束,美方将从即日起启动法定复审程序。这意味着拜登政府迈出了对逾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被加征关税进行评估的第一步。
对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此前也做出了重磅表态,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那就是“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虽然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取消关税壁垒是双赢的事情,美国可以降低消费者的物价成本控制通胀,中国可以增加出口稳住经济增长。但是,打不打贸易战,不是你美国说了算!除非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否则,根据美国利益有选择地降低,想损人利己,中国绝不会答应。
现在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仍然没有停歇,近日又传出对海康威视进行制裁的消息,理由是海康威视的摄像头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侵犯了美国的“人权”。但实际上制裁海康威视,其实是中美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一个缩影,美国不希望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独占鳌头。
一面是降低对华加征关税,一面是加码对中国企业制裁,美国政府的“精神分裂”可谓非常严重。但究其本质,就是美国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并打压竞争对手。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能让美国舒舒服服地肆无忌惮——在贸易上打消耗战,在制裁上打闪电战,而是应该以我为主,掌握外贸和优势企业发展的主导权,不能让美国捏着鼻子走。
回到地缘政治层面。
俄乌冲突持续之后,美国在亚太的布局就一直没有停歇,除了不断打台湾牌,还鼓捣出所谓的“亚太版北约”,在美国的怂恿和纵容下,日本和韩国近期的举动更令中国警惕。
通过俄乌战争,美国所主导的北约“死灰复燃”,更加强化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亚太,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北约东扩进一步成为可能。近期,东亚两国日本和韩国,纷纷上杆子抱北约的大腿。
北约通过冲突渲染安全焦虑,试图把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也卷入进来,以实现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势力。4月上旬,北约在布鲁塞尔总部召开外长会议,日本首次被邀请作为“亚洲合作伙伴”参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近期国会听证会上宣布,日本将会出席6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北约峰会,并强调日本是北约的忠实合作伙伴。
就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在北欧国家瑞典、芬兰何时加入北约之时,亚洲国家韩国却率先加入了北约旗下合作组织。5月5日,韩国国家情报院表示,该院代表韩国作为正式会员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为首个加入该机构的亚洲国家。
日本和韩国同北约扯上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会成为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定时炸弹。一旦台海地区爆发冲突,日本和韩国就会成为美国在背后进行“军事支援”的桥头堡,如果两国加入北约,那么,亚太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将急剧上升。
美国还把触角伸向了南亚,包括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在内的国家均出现动乱,这些都少不了美国的推波助澜。
在尼泊尔,因为政府执意和美国签订“MCC”协议,导致首都爆发了抗议游行。美国更多还是希望可以将此作为打入南亚的一枚“楔子”,加强对印度次大陆的控制,并抵消掉“一带一路”建设对尼泊尔的影响。
巴基斯坦在经历了数周的全国抗议和骚动后,伊·姆兰汗被成功罢免。在4月8日的长篇公开演讲中,他直接将点名华盛顿,指责美国以数千万美元贿赂其政治盟友使其遭到背叛。
斯里兰卡陷入日益加剧的经济和国际收支危机,再加上大规模抗议活动和执政议会联盟的垮台,局势日趋严峻。由于美印的反对,斯里兰卡还终止了一份与中国公司的项目合同。
美国在巴基斯坦展示了自身的武力和外交实力,在斯里兰卡和尼泊尔,则是展示了自身的舆论控制以及国际资本的力量。一旦南亚动荡乱局得不到平息,必然会对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利益造成损失,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合作。
现在美国在中国的周边都钉入了楔子,除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还拉拢日韩向北约靠拢,在南亚诸国策划颜色革命,企图给中国使绊子,挤压中国的战略环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断中国崛起的进程。
在经济、金融层面更是吃相难看,除了利用美元的潮汐效应收割新兴经济体的财富,包括迫使人民币贬值,引导美元资本回流美国之外,为了缓解高通胀压力,又不得不打自己的脸推翻过去的政策,降低甚至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这说明美国为了打压中国无所不用其极,而在经济层面却又离不开中国的窘态。
美国不敢与中国撕破脸,却又不得不到处搞小动作让我们不舒服。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外交层面,在俄乌战争之外,美国的首要目标还是遏制中国,也因此明里暗里施加诡计。我们要特别警惕美国借乌克兰战争“壮大”北约,把中国视作“假想敌”,在亚太地区搞所谓的“北约东扩”,将对付俄罗斯的那一套“复制”到中国身上,千方百计破坏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和平环境,利用日韩等棋子牵制中国,另外搞乱南亚,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当然,我们不怕美国的那一套,它想通过美联储加息改变中国外资净流入的局面,先要看我们3万亿的外储答不答应,真要搞金融对决,中国央行完全可以利用充足的外汇头寸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美国想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去缓解高通胀,还要看我们几十万亿产值的外贸企业答不答应,贸易战不是你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
中国现在在搞内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疫情“动态清零”的曙光也已经显现,而且我们的通胀水平还不高,拥有全球最稳定的政经环境,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现在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都和中国经济紧密相关,包括美国。美国想搞垮中国,除非它自己也不想好过。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亚洲不是欧洲,美国对欧洲的渗透远大于亚洲,即使有日本、韩国这样的“军事跳板”,但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美国都不具备对日韩的绝对控制力,特别是经济上,日韩的身体很诚实,加入了中国主导的RCEP,这说明在切身利益上,他们并不会甘于做美国的棋子。所以,美国想要在东亚复制乌克兰模式几无可能。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美国不能完全控制日韩而放松警惕。美国鼓捣的所谓“亚太版北约”,因为俄乌战争陷入胶着,多个欧洲国家申请加入北约,而使北约的势力不断扩张,进而延伸到亚太。而日本在东亚蠢蠢欲动,韩国亲美总统上台,都在调高东亚事态的预警级别。因此,我们要高度警惕目前亚太地区所出现的不好苗头。
事实证明,俄乌冲突转移美国战略重心,让中国有了缓冲之机的看法是错误的。美国一直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围堵,在亚太地区构筑了更大的包围圈,甚至把触角伸向了中国最亲密的伙伴巴基斯坦。但美国在亚太的势力并非铁板一块,相比欧洲,美国在亚洲的控制力并没有那么强,中国完全可以抓住这个“软肋”,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强化与其它亚洲国家的合作,用经济利益拴住各方,并辅之以军事威慑,唱一出精彩的反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