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核酸检测,这到底是一种懒?还是有利益在其中?

2022-06-11 8030 7
作者: 重楼 来源: 红歌会网

  昨日,国家卫健委表示:“没有yi情发生,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毫不意外,这样的信息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并不奇怪,在二周目已经开启的“东方明珠”,某种意义上,查验核酸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最典型的莫过于只要带上24小时内的采样证明就可以进出公共场所。

  只需要采过样的证明,而不是等待结果出来,这就必然引发一个问题,假设市民A采样后立即进出多个公共场所,6小时后结果出来,A的核酸为阳性,那么这个核酸检测的意义何在?

  再如,某中部大省,不但新一线的省会在搞48小时核酸证明,还将其推向了全省。

  同样令人诟病的是,该省省会为了推进15分钟便民采样圈,采购了大量的核酸检测小屋。结果这核酸检测屋的供应商成立时间只比采购项目公示时间提前了11天,并且以46800元一份的高价中标,从设计来看,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被采样者都极不舒服、极不方便。

  这就很难让人不怀疑,这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还有,某些西部地区的穷县,已经被某外省回来的老乡手持阴性报告但落地即阳给吓破了胆,于是在全县范围内准备搞数轮全员核酸筛查,但是财政没钱,医保基金也不让动了,只好向群众收钱,这自然引发了诸多不满。

  离谱的还有,明明已经多日没有出现确诊病例了,但在空旷的地方下地干农活、甚至抢收抢种都需要48小时核酸。

  最后,少不了的是核酸检测公司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北京已经严查了三家公司,它们不是部分样本不检直接虚报数据就是多管混检——反正常态化下去,对它们最有利。

  ……

  以上种种,自然会引发人们的种种不满,卫健委这个表态可谓正当其时。

  当然了,3月以来,东方小孟买玩崩自己的健康云之后,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全国绿码通行的信用体系,并且无论在四一一刀切前后还是六一逐渐回归正常后,都有着大量核酸阴性落地即阳的案例,这种情况下,瑟瑟发抖的各地实在无法认为本地没有“输入风险”,至少也会将该市全域作为中高风险地区来防范。

  这个时候,各地出现疏漏,干扰了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要被追责,又被要求对某外省市人员不得限制流动,这不就逼得各地只能以邻为壑+阳奉阴违+层层加码?

  是的,过度的核酸检测对地方上某些人而言,倒不一定都有利益纠葛在里面(有利益的也有,典型的比如北京房山区卫健委被免职、调查的副主任),而仅仅是万一“出事”之后自己脱责的一种手段,毕竟该做的动作全都高密度地做了,之后纵出问题,“罪责”也能减轻不少。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