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农夫 | 我们怎样评价莫言:小议司马南怒怼莫言事件
近来,由司马南怒怼莫言,引发网络舆论场对莫言一片炮轰,莫言似乎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这是继批联想后,司马南于近年掀起的第二波舆论风暴。
如同当初对联想柳传志的批判一样,这次对莫言掀起的批判也近乎全民声讨,透过纷杂的舆论喧嚣,我们似乎能看到这样几副批判的面孔。
一、批判莫言的几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正能量”面孔。此副面孔直接由莫言最近说的一段话而来,原话是:“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揭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在“正能量”看来,莫言认为文学只能揭露不能歌颂,也就是只能传播负能量,这还了得!而这一点也正是莫粉们挺莫最有劲的地方,他们会说,“正能量”的所谓批莫,就是说凡批评现实的,就是抹黑,就是造谣,就是反动,就要打倒。凡是说外国好的,就是牧羊犬,就是美分,就是汉奸。莫粉们所言似乎有理,但实质上与“正能量”一样,都是从事物的表象出发,而有意无意掩盖了问题的实质。正如刘继明老师在《歌颂还是暴露?这不是一个问题》一文中指出的:“在我看来,所谓“歌颂还是暴露”,根本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任何作家都有写什么和怎样写的权利,都有歌颂什么和拒绝不歌颂什么的权利,有批判什么和暴露什么的权利。……一个作家在某部作品中着力批判某一个人或事物的同时,往往会表达出对另外的人或事物的歌颂和赞美,就像光明因为黑暗而存在,白只有在黑的衬托下才能够显现,美往往在与丑的对比中才能彰显得更鲜明和强烈一样”,这才是对于歌颂和暴露两种文学表达方式辩证分析正确全面的观点。
第二副面孔:“爱国者”面孔。在“爱国者”看来,莫言在其作品中极端丑化中国人,刻意把中国人写得愚昧、野蛮,不开化,而把西方人、日本人写得文明、优雅,无耻迎合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因此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充当了西方抹黑中国的工具,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莫言有西化汉奸之嫌。
第三副面孔:“革命合法性”面孔。莫言在其作品中,如《丰乳肥臀》,凡描写共产党八路军就粗野、残暴,凡描写国民党、地主就文明、爱民,而且通过小说中母亲对待二者的鲜明态度,分明在褒一个贬一个。莫言通过其文学作品颠覆了共产党革命合法性,并由此虚无中国革命史,迎合了后革命年代反毛反革命恶潮。
然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这三副面孔对莫言画像其实是似是而非,如“正能量”所指,难道莫言只写负能量不写正能量吗?莫言曾发表过一篇日记,写的是他拜访家乡一位“农民”朋友,并体验了一把开收割机的乐趣。他写道:“今天这样一次短暂的劳动,对我也是很好的教育。对我这个曾经用原始的方式参加过生产的农民来讲,今天所体验的一切是过去我们梦寐以求的。现在我们看到,农业机械化在我的故乡终于实现了,新一代的农民也出现了。”这难道不是满满的正能量吗?这里莫言不仅对现今表达了满满的正能量,而且还不忘顺带黑前三十年一把。正如刘继明老师一针见血指出的:“有人义愤填膺地批评莫言抹黑中国,但其实莫言“抹黑”的只是“前三十年”,而从不或者很少“抹黑”后三十年。同方方一样,他们既是改开的拥护者,也是改开的受益者,所以他们及其拥囤驳斥批评者是反对改开,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