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无情地批判美国,却从不吝惜赞扬中国?
“成为富人的方法有两种:要么创造财富,要么掠夺财富。”
“美国的政治体制给了上层群体过度的权力,后者运用权力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经济规则,从公众那里攫取了大量利益。
经济学家给这类活动起了个名字:寻租,即获得收入不是因为创造了财富而得到应有回报,而是因攫取了大量他人创造的财富。”
从阶层固化到经济内卷,不平等让美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阶层固化这个概念这两年在国内的社交网络平台上炒的很火,但是实际上这个概念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舶来品。但是在英文语境中,没有针对阶层固化对应的英文说法,他们提的比较多的概念是“不平等”“消失的中产阶级”还有“1%的人”。它所反映的问题是经济总量增长陷入停滞,但是少部分拥有财富的人的收入却在不断增长,就是饼没有变大,可是却有的人拿到的饼更多了,那就意味着肯定有人的份额被挤占了。
《纽约时报》曾经把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皮凯蒂列为21世纪反对不平等的“三位一体”,用中文来说,就是“反不平等三杰”,其中斯蒂格利茨和克鲁格曼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凯蒂还没有得奖。皮凯蒂在2013年前后出了一本很著名的书《21世纪资本论》,写的很厚,有详实的数据和细致的论证。其中的一个主要论断就是,在21世纪的主要发达国家,资本的收益无论是从增量还是存量上都要显著高出劳动的收益,而且这个趋势还在扩大,那么这个趋势发展先去肯定就是财富的集中,少数人拥有大量社会财富。
1
在《21世纪资本论》出版前,斯蒂格利茨就曾在一篇《名利场》杂志里刊登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of the 1%,by the 1%,for the 1%。这个标题的句式是仿照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中的名言,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这句名言在中文语境下有一个有名的翻译“民有,民享,民治”。本来是林肯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个美好期许,但是现在这句话在斯蒂格利茨诠释当下的美国时,就变成了“少数人拥有,少数人享受,少数人治理”。
少数人的概况说法,就是1%,我们也知道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口号就是“我们都是99%的人”,这个口号就源于此。这个1%其实在统计学上有实际意义的。
在2010年前后的美国社会,1%的人占据了40%的社会资本,在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50%,而在新冠肺炎后的美国,这个数字有可能会进一步攀升。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新冠疫情下的美国,在四千万人领取救济金的同时,还诞生了十几个进入十亿美元身家俱乐部的新贵。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