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力发展要求;劳动所有权。
内容提要:
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基本特征相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表现为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两个方面。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是相对稳定的社会所有制和相对灵活的经济体制相结合全面适应生产力发展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处于从属地位,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特殊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苏联模式之所以会失败,就因为产权制度没有体现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旗帜所以不倒,就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始终存在着一个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农村经济为基础。
自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之后,对于生产力的研究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或特殊要求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重大课题,至今仍为人们所忽略。农村经济改革为什么能一举成功?而国有企业改革又为什么进行了四十多年而仍不能完成?怎样才能使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要求的特殊性。因此,在目前提出和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力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要求的认识问题,是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需要的。
一
为了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要求的特殊性,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般原理。
在学术界或理论界,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很流行,并常常被当作基本原理来应用,作者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是明显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和实践的。社会所有制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力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当然要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但是,社会所有制形式并不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产关系,这就象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但并不等于家庭中的男女就必定是对应的夫妻关系的道理是一样的。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历史上的社会所有制连社会主义在内也不过五种形式而已,试问,这五种所有制形式怎么去适应这漫长时期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呢?再如,在几百年的历史时期中,资本主义生产力经过四次技术革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大多数国家却基本没变,这又如何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观点来解释呢?在当今世界上,除少数几个国家外,其余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却有天壤之别,试问,这又如何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来说明?显然,仅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来看,所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只是没有实践根据的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