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神药”因报价过高没能进入医保,某些人如丧考妣
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工作于1月8日正式结束,当晚,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下文简称“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另据媒体报道,正常来说,每种药品的谈判时间为半小时,而辉瑞的Paxlovid则谈了四个多小时,最终,还是没有谈成。
虽然没有谈成,但是对近期辉瑞Paxlovid的使用影响不大。
一是按照辉瑞小分子药和疫苗吹鼓手的说法,目前已经进口了几百万盒在清关。
这个“几”从数学上来说必然大于等于三。做一对比,日本1.26亿人,65岁以上老人占29.1%,即4900万老人,用了7万盒Paxlovid;而国内65岁以上的老人总数为1.9亿,约为日本的4倍,那国内用量哪怕按最少算,也至少是日本的40多倍。
这差别着实让人咋舌。
另外,在美国、英国,Paxlovid的分发都不“理想”。英国内科医生只给大约0.5%的感染者开了p药,美国这一比例在13%左右。
二是,虽然Paxlovid最新的医保目录,但是新冠感染乙类乙管之后,诊疗方案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医保都将临时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
即,虽然四川、河南等省都以接近90%的感染率渡过了第一波传染,但按照此前专家们对这一波传染的估计,最迟可能会到春节后返城潮结束后绵延一段时间,而到3月底,已经完全能将这一波的感染和治疗给覆盖了。
另外,早在去年3月下旬,就有8个省市将Paxlovid纳入了医保;而近期,云南、北京等多地都将其纳入医保并按甲类报销。
这就相当于,哪怕这一轮谈判失败,该怎么卖还怎么卖。
更何况,这个药,在美国、欧洲、日本,均不是特效药,但是在国内却被吹捧成了“特效药”。按说这是违反广告法等相关法律的,并且多个顶级西医医院和顶流的神算子“专家”都在以这个药为中心建立自己的诊疗体系。
至于疗效,美国的拜登、福奇、辉瑞CEO吃了这个药,短时间内都出现复阳了。
根本不愁卖的辉瑞Paxlovid,又有了天量客户群——在他们眼中,这就是妥妥的“特效药”,有什么必须要降价的理由?毕竟,此前医保谈判中,医保局能占优势的地方,就在于中国海量的市场,所以可以通过集采向药商压价。在辉瑞Paxlovid这里,这唯一的优势也没有了,人强你弱,谈判失败,那不是必然的吗?